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锐观察|一张九千元的疯狂中药处方

锐观察|一张九千元的疯狂中药处方

2015-07-31 09:20 阅读:2155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业内认为,给中药处方“瘦身”,除加强医生自律和患者教育外,需要制度建设以及相关部门严格的监管,动态监测医疗机构的中药味数变化等。

    日前,来自于北京某部队三甲医院的一张中药处方在网上流传开来。将近9000元的药价,让业内直呼“太疯狂了!”。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价格的持续波动,一张中药处方动辄成百上千已成家常便饭。尤其是伴随临床中医药的普及,中医处方用药中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

    中药如果能随随便便开出大处方,那么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老百姓,长远来看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如何遏制这一丑恶现象,变得尤为迫切。

    外地医保患者拿到的九千元中药处方

    “这张处方好奇怪。”最近,一张药品金额将近9000元的中药处方在医护人员朋友圈中流传。健康界发现,使用这张处方的患者为外地医保患者,男性,46岁,诊断结果为心悸病、心律失常,诊疗科室是中医诊疗中心,整张处方为28付药,口服每日两次,包括中药30多味,其中不乏穿山甲、川贝母、西红花等名贵药材,药品金额为8904元。


北京某医院开出的“天价”中药处方
    “这样的处方如果出现在我们医院,医生肯定会被罚死的。”北京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医生说。健康界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也获悉,该院拥有处方点评机制,并且对患者次均费用有较为严格的控制,医生开药坚持“急三慢七”原则,因此中医处方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绝不会出现上述数千元的“大处方”。

    截至发稿时,健康界尚未确定就这张处方的真实性,但患有心律失常的金女士告诉健康界,开具这张处方的医生曾在北京某民营医院给自己治病,当时自己的处方与这张处方所用的药以及价格基本相同。

    业内:处方中,“证”和药根本合不上

    在看到这张处方后,北京一家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强(应对方要求,采用化名)的第一反应是:疯狂。不过冷静过后,他向健康界介绍了如何评判一张中医的处方是不是大处方的方法,以及目前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首先,用行业内的术语来说,中医方剂配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君臣佐使”。用药需要符合这样的基本规则,一个处方里应该有占主要位置的药物,还有一些辅助作用的药物。但是在这张处方里有三十多味药,很难看出主次。另外在同一个处方里出现如此多的贵重药品,也很难说是没有问题。

    其次,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在一个方子里不仅要写是什么病,还要写有什么“证”,针对辨出来的“证”来用药。即便是一个方子里开出很多贵重药,只要这些药是对“证”的,医生能说出用药的道理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在这张方子里辨出来的“证”和所用的药是合不上的。

    最后,中医和西医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医用药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由于传统中医特殊的发展环境,医生对于医药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但大家都会遵循《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医书,在这个基础上中医的一个原则是理、法、方、药,这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想要看一个方子是不是合理,可以让开方子的医生说一说他用的是什么理,什么法,开的是什么方,用的是什么药。

    王强同时坦言,中医的方子评判困难也源于一些客观的现实问题。比如说,中医的理论体系并不唯一,有些医生是学院出身,遵循的理念比较一致,但是还有一些是按照祖传的方法,这部分医生所遵循的用药原则可能就与学院派的不同。再加上类似藏医、蒙医这样的民族传统医学,大家对一个药物的使用方法往往是不同的。“虽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制约大处方,但是对于中医来说用药是否合理还要看医生的个人操守。如果一个方子的辩证合理,用药和符合辩证,那即便是多开了不必要的药也很难说是不合理的。”王强说。

    给中药处方“瘦身”需加强监管

    无论这张中药处方是否合理,对于一名外地来京看病的患者来说,如此高昂的药费都是触目惊心的。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认为,在医疗控费的前提下,除中医专科医院外,公立医院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绝无可能,不过,不能排除一些科室外包的医院在逐利机制的驱使下,不愿考虑患者的就医负担,让“大处方”满天飞。

    事实上,早在数年前,相关部门就曾关注过中药“大处方”问题,一些医生开药必开名贵药,用药味数也越来越多,一张处方上动辄20多种中药,有的甚至多达40多味。然而,味数多并不意味着疗效好。众所周知,很多祖传下来的方剂中,所使用的中药都不超过10味。中药“大处方”不但增加病人的负担,还浪费了药材资源。据研究分析称,中药“大处方”还是不可预测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处方”的实质是有药无方,不仅疗效不明确而且易出现严重副作用。

    针对中药处方越来越“大”的现象,各地卫计委门曾***“限药令”。天津市卫生局2010年***规定:中药饮片处方原则上每张处方只能开16味药,最多不得超过20味药;3剂以内价格不得超过80元,4——7剂价格不得超过120元。杭州市卫生局2011年也***类似管理条例,规定每帖用药一般控制在18味以内,价格控制在40元以内;对各类恶性肿瘤重大疾病可适当放宽,但原则上每帖处方不得超过50元。然而现实问题是,很多地区并未对规定进行有效执行,中药“大处方”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在少数医院,开药的数量和价格与医生收入挂钩,这是造成医生更选择开贵药、多开药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些患者误以为“大处方”才有效也导致了“限药令”执行难。

    业内认为,给中药处方“瘦身”,除加强医生自律和患者教育外,需要制度建设以及相关部门严格的监管,动态监测医疗机构的中药味数变化等。对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让更多患者用上价廉物美的“小处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