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芬兰研究发现两基因与暴力犯罪相关

芬兰研究发现两基因与暴力犯罪相关

2014-10-31 16:30 阅读:763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据国**体报道,芬兰科学家研究发现,5%到10%的严重暴力犯罪都归咎于两种基因,每一种基因都能够修改大脑活动。这些发现并非第一次将犯罪倾向与基因联系在一起,而且其它专家也就研究的局限性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提出了批评意见。 然而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斯

    据国**体报道,芬兰科学家研究发现,5%到10%的严重暴力犯罪都归咎于两种基因,每一种基因都能够修改大脑活动。这些发现并非第一次将犯罪倾向与基因联系在一起,而且其它专家也就研究的局限性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提出了批评意见。
 


    然而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的Jan Tiihonen教授提出,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指向基因对于暴力犯罪行为的影响,如果这两种基因并不存在,芬兰的暴力犯罪行为或许将下降5%到10%.

    Tiihonen教授称:“但是我们无法确定是什么机制导致这种状况。我们已经观察了对于暴力行为有着相对较大影响的两种基因,但也可能存在数十或者数百种有着较小影响的其它基因存在。在这项研究中进行‘犯罪测试’是不可行的。”

    这项研究分析了芬兰监狱中895位罪犯的基因,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单胺氧化酶A(MAOA)的变异基因类型在那些承认10次或以上严重暴力行为的犯人当中更普遍。Tiihonen教授称,这就表明这种基因在确定或者控制极端暴力行为中起著作用。

    第二种基因名为钙粘蛋白13(CDH13),这种基因参与大脑与细胞间的交流,而且已经被确定与冲动行为的控制有联系,它也在这项研究中被发现与极端暴力犯罪有关。研究推断,保守估计在芬兰约有5%到10%的严重暴力犯罪可归咎于特殊的MAOA和CDH13基因。

    然而Tiihonen教授称,尽管我们清楚40%拥有这种变异基因的人们不会成为暴力罪犯,但最终的研究无法确定是否在教养和基因遗传之间存在一种类似的交互作用。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Jan Schupp称:“把它们称为‘暴力基因’有点太夸张,这些基因与许多其它因素共同造成人们有点难以控制暴力冲动,但是它们并不会预先决定你的犯罪生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