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京医院内镜中心为一名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发生肝总管结石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小肠镜辅助内镜下治疗取石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据文献检索,手术所采取的技术创新,国内尚属首例,国外也仅有两例类似报道。
今年58岁的范女士来自甘肃庆城,入院前1周突发高热、腹痛、黄疸,体温最高达42℃,伴有寒战,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总管结石,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对于这种情况急需紧急处理,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通常有三种可能的方式: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经皮胆道穿刺引流(PTCD)。对于两年内接受过两次开腹手术的范女士来说,她对再次手术深感排斥,而PTCD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无法取出结石,患者对内镜治疗表现出特别的期盼。然而,由于患者曾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Wipple术式),消化道重建情况复杂,常规内镜下治疗治疗的切入点“十二指肠**”已被切除,常规内镜难以到达肠吻合口,患者的治疗陷入了困境。
在消化内科郭学刚教授指导下,主治医师梁树辉博士进行了仔细分析、巧妙设计,提出了小肠镜辅助内镜下治疗的内镜手术方案。经与外科会诊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后,由梁树辉主治医师对该患者实施了小肠镜辅助内镜下治疗治疗,迅速缓解了患者症状,并最终顺利取净胆管结石。
据郭学刚教授介绍,消化道外科重建后的胆道问题常让外科医生头痛,多次手术必然带来手术操作上的困难及患者的极大痛苦;同时,它也一直是内镜下治疗界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内镜医生多选择放弃,使患者被迫接受手术治疗。梁树辉博士所采取的创新方法,避开了当前条件的限制,在内镜交换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小肠镜辅助内镜下治疗,填补了国内空白。经他5例次的临床实践,成功率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