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腔科医学进展 > 唇癌之中医诊疗(2)

唇癌之中医诊疗(2)

2011-10-31 09:54 阅读:2883 来源:中国医药网 作者:刘* 责任编辑:刘坤
[导读] 唇癌是指发生于上下口唇的恶性肿瘤为口腔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为7:1。高发年龄为50~70岁。唇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之鳞状细胞癌,多在良性赘生物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其生长速度较慢,预后较好,一般5年生存率为70%以上,本病的病因可能与

    中医治疗

    唇癌常由脾胃积热壅盛或肝郁化火,灼津炼痰,毒热痰火结聚所致,初期多呈实热之象,中医治疗以清热泻火、散结解毒为主;后期热盛灼津,耗损肾阴,水亏于下,无以上济于火,而致虚火上炎,多呈阴虚火旺,毒火未尽而正气衰弱之征,治疗以滋阴降火,解毒祛腐、软坚散结为主。一般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并配合现代医药疗法,可提高疗效,延缓复发。

    (1)药物治疗

    1)脾胃实热型。

    主证:唇部肿核坚硬疼痛,或有溃疡,或干燥皱裂,灼热疼痛,妨碍饮食,面部红赤,口渴思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解毒散结。

    方药:凉膈散(《和剂局方》)加减。生大黄12g,生山栀9g,生甘草3g,生地15g,连翘9g,黄芩9g,丹皮9g,玉竹10g,龙葵15g,莪术15g,芦根30g,白花蛇舌草30g。

    口渴甚者加石斛、天花粉、生石膏;五心烦热者加知母、玄参、地骨皮;大便艰行者加玄明粉;颈颌肿核者加昆布、海藻。

    分析:方中生地、丹皮、山栀、连翘、黄芩、生甘草凉血清热解毒;生大黄通腑泻热;玉竹、芦根清热生津润燥;龙葵、莪术、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诸药合奏通腑泻热、解毒软坚之功。

    2)阴虚火旺型。

    主证:口唇溃烂、痛如火燎,色紫暗,时流恶臭血水,日轻夜重,久不愈合,伴头晕耳呜,面颧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形体羸瘦,腰膝酸痛,舌质红绛,苔少或无苔,脉虚数无力。

    治法:滋阴降火,解毒泄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生地15g,淮山药12g,山茱萸9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9g,知母9g,黄柏9g,玄参15g,天花粉10g,龟板12g,鳖甲12g,龙葵10g,胡

    黄连6g,白花蛇舌草30g,猪苓12g。

    口唇干燥者加麦冬、石斛;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夜难入寐者加百合、朱茯神、柏子仁。

    分析:唇癌日久,热盛灼津耗液而致阴虚火旺,方中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泻火;加玄参、天花粉、龟板、鳖甲更增滋阴凉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胡黄连、龙葵、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抗癌消痈。

    (2)外治法

    1)五虎膏:番鳖240g,川蜈蚣30g,天花粉90g,北细辛90g,生蒲黄30g,紫草15g,穿山甲15g,雄黄15g,白芷30g。

    用法:使用前先用甘草水将瘤面冲洗赶紧,拭干,用本膏涂敷肿瘤表面约lcm左右厚,1天2~3次,可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2)蟾酥饼:蟾酥(酒化)6g,轻粉1.5g,麝香3g,枯矾3g,寒水石(煅)3g,制乳香3g,制没药3g,铜绿(绿矾)3g,雄黄6g,蜗牛21只,朱砂9g。

    用法:上药各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加入赡酥及其他药末捣匀,以陈醋调,外敷于溃疡面,然后用生肌膏盖之。

    3)蛋黄油:熟蛋黄3~5枚。

    用法:煮熟鸡蛋去白,用蛋黄3~5枚,放入锅内,用文火熬煎,炸枯去存油,大约1个鸡蛋可出油3~6g,每日随意蘸搽患处。

    4)珍珠散:药物:硼砂、雄精、川连、儿茶、人中白、冰片、薄荷叶、黄柏、大破珠子。

    用法:适量吹患处。

    5)皮癌净。

    药物:红砒、指甲、头发、大枣(去核)、碱发白面。

    用法:研末直接敷于肿瘤疮面,或调成膏状涂抹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疮面先以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赶紧。

    6)密陀僧散。

    药物:密陀僧6g,五倍子6g,甘草6g,黄柏皮60g。

    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涂黄柏皮上,炙干,刮片贴于患处。

    7)信枣散。

    药物:信石粉3g,红枣(去核)3枚。

    用法:将信石粉装入去核红枣内,入恒温箱中烤干,研末,以麻油调敷。

    8)乌梅煎。

    药物:枳实15g,乌梅(去核)15g,甘草(灸、锉)7.5g,童便若干。

    用法:上药共研末为散,每次9g,力口童便150ml,煎3~5沸,和渣趁热含漱口唇,冷则吐出,每日3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