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村医忧心谁人来接班

村医忧心谁人来接班

2011-10-31 09:36 阅读:1548 来源:健康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如果只来半天还是算了,来就来卫生室过两天日子。9月末的一天,记者联系马文芳希望能到村卫生室体验生活的时候,他在电话那头说。在卫生室体验生活的两天里,记者吃过红薯叶煮面条,睡过观察室坚硬的病床。这几天,卫生室的电脑坏了,马文芳不得不跑到郑州去

    “如果只来半天还是算了,来就来卫生室过两天日子。”9月末的一天,记者联系马文芳希望能到村卫生室体验生活的时候,他在电话那头说。在卫生室体验生活的两天里,记者吃过红薯叶煮面条,睡过观察室坚硬的病床。这几天,卫生室的电脑坏了,马文芳不得不跑到郑州去修。

    刚进门就忙着给乡亲看病

    乡村公路蜿蜒伸进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紧挨着公路有一个“爱心诊所”。这就是村卫生室,也是马文芳的家。

    从郑州修好电脑回到家已是下午3点多,马文芳一下车就径直快步走向诊室,一边走一边低语:“哎呀,肯定又等了好多人。”果不其然,诊室里或坐或站,已经等了七八个人。马文芳坐下后迅速地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把血压计的盒子打开。

    练城乡小青岗村72岁的马玉立是到大岗李乡办事顺路来让马文芳“检查检查身体”的。“上午11点我就到了,30多公里来一趟也不容易。都知道你看病从不马虎。”经过仔细把脉、听诊,马文芳摘下听诊器高兴地说:“老哥,你身体还真行呢,应该没什么问题。”

    诊室里的老式落地钟“当当”地敲了7下,  给乡亲们看完病,天已完全黑下来。马文芳今天下午第一次起身离开那把皮革已经开裂、连海绵都掉了一大块的椅子。

    “血流变分析仪、多普勒检测仪、X线机,这里有些‘家伙’比县医院的都好。”在卫生室的体检站里,马文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这座房子、这些设备,都是社会各方捐赠给卫生室的,我必须用这些来回报社会。不管从什么地方来的,60岁以上的老人做整套检查全免费,60岁以下的参照县医院收费标准每项检查减一半费用。”

    马文芳接着叹了口气:“虽然都是全自动的设备,但是我的两个儿子还没有相关资质,村卫生室也没有资格做这些检查。”他说,正考虑把这个体检站交给**,希望能够继续为乡亲们服务。

    无数的“兄弟”托他捎话儿

    上午10点,一辆挂山东牌照的小轿车径直驶进卫生室的院子,车上下来4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都是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的乡村医生,年纪最小的也已经61岁。

    乡村医生张玉林说:“俺几个早晨起来4点钟就出门,跑了六七个小时的路,就是为了见见马代表,见见替俺们说话的人,这已经是第8次了。”说话间,老人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这些老人在1985年以前被叫做“赤脚医生”,年已六旬的马文芳也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何以无忧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这还不算啥,最多的时候一次来了6辆车、40多口人。”马文芳说,自从2008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乡村医生的议案后,他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平静过,仅2010年春节前后,就有800多名乡村医生登门,“俺做过统计,有来自山东、湖南、安徽、福建等地的”。

    除了亲自登门的村医,铺天盖地而来的信件和电话也让马文芳应接不暇。在卫生室的储物间里,马文芳将在墙角的床上整齐码放着的一摞摞信件指给记者看:“全国各地来的信,足足有7000多封,这还不是全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一天最多收到过280多条手机短信息,“没有别的,基本上都是乡村医生说养老的事儿。”

    乡间的爱心如何传下去

    “26张处方,收入一共是307块5毛,豆芽5块,牛肉45块……”马文芳一边拨算盘一边念叨,跟同为村医的弟弟核对这一天的收支。

    “我老了,‘爱心诊所’的接力棒该怎么传下去呀。”这是马文芳最常思考也是最担心的事。

    马文芳有3个儿子,除了老二在开封市工作,老大和老三都被他“摁”在了身边,负责体检站和卫生室的日常工作,但两个人都还没有村医执业证书,“不是考不上,就是不太愿意留在村里,我必须督着他们赶紧去考,只要我活着他们就得在卫生室干。”

    乡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寂静,马舜姬正在自己的卧室里上网。这位医学本科毕业的“80后”是马文芳的小儿子,毕业后陪父亲留在村里已经四五年时间。“年轻人本来就不愿意留在乡村工作,更何况乡村医生的待遇也不怎么好。”马舜姬说,这几年他主要是给老父亲做“秘书”。

    “年轻人都不来做乡村医生,将来村民们吃药看病怎么办?”记者问道。马舜姬打开电脑上的卫星地图找到了苏刘庄村,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黑色区块说:“这些都是一个个村子,没有了乡村医生,老百姓只能到卫生院看病,这根本就不现实。但现在的政策不足以吸引年轻人到卫生室工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