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饶毅发文挑战 与院士10年后比较工作成绩

饶毅发文挑战 与院士10年后比较工作成绩

2011-08-31 08:39 阅读:106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的饶毅或许又将创造一次第一。 昨天上午,由于落选院士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网博客中发出挑战,提出和院士良性竞赛,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昨天中午,身在国外的饶毅教授向

    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的饶毅或许又将创造一次“第一”。

    昨天上午,由于落选院士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网博客中发出“挑战”,提出和院士良性竞赛,“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昨天中午,身在国外的饶毅教授向记者电话证实了这篇博文正是自己提交给科学网编辑的,“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更有意义。”

    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主要在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在1977、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

    但他同时表示,“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饶毅称,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样的竞赛是否小孩子气?

    饶毅给出的答案是,“有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中国不良习俗的所谓‘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

    饶毅表示,这篇博文也使落选院士事件不以争论而结束,而以向前看、大家努力在中国做好科学而结束,“公开提出竞赛,也许能起良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提倡在中国做好科学研究,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目前还不高的科学水平。”

    饶毅把这一举动解释为对“亟需解决国际副教授水平做中国院士而荣休”的一种激励。

    在饶毅看来,中国目前科学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做到国际上比较好大学的副教授后又当选院士,然后离开科研一线,等于对中国科学釜底抽薪,使中国科学的高度被“封顶”或“腰斩”。

    在博文中,饶毅还呼吁,院士制度改革需靠“自律”:重新称为“学部委员”。

    饶毅表示,中国的院士制度,是因为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目前的水平,才带来一些副作用,使学术荣誉回归只能在学界内部有价值而不方便用于学界以外,过一段时间,可能副作用就要减少很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