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 医学资源下载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30 05:00 阅读:603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25.88M 关注入数:346 人次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25.88M
关注入数:346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2人
上传日期:2012-11-18 14:27:21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是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专著,在第1版基础上作了较大修订。内容共分6章:1.胆道的解剖生理学;2.胆道的病理生理学;3.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学;4.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学;5.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扩理学;6.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及有关问题。   全书插图280余幅,系统概述了国内外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基础理论、诊治方;去及其新进展,既收集了大量信息资料,又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既有临床经验总结,又有最新科研成果。《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很大的实用价值,是广大普通外科和肝胆外科、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科医疗和扩理工作者一本不可或缺的高级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郭振武,男,1928年生。195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本科。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研究所所长、唐山市胆石病研究中心主任,是被国务院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郭振武医师从医45年来,以一片亲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一腔激情,勇攀医学技术高峰。他扎根医疗卫生事业,为患者的健康贡献全身心力。   他提出“胆道内环境紊乱是胆石形成根本因素”的新假说,为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调整、改善胆道内环境以逆转成石胆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设计发明的“经十二指肠欧狄氏括约肌专用手术器械”,解决了百年以来外科领域的难题;他提出组合手术与后续治疗方法,使经治的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残余结石由 1985年以前的48%,降到现在的5.8%,再手术率由原来的30%降到2.5%以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郭振武主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60年代,在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遇到伤工抢救,没有血源,他就先从自己身上抽200—300ml血给伤者输上,然后上手术台给病人做手术。对重伤重病患者,他经常住在病房守护,有时一连十几天都不回家。工作的紧张,使他旧病复发,没有时间休息,他就在上班的同时抽空在病房输液。有时刚扎上针,来了伤工,他将针一拔,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为了把宝贵的医学经验留给后人,郭主任以70岁高龄,自己动手用三年时间写出了两本130万字的专著。 目录 第一章 胆道的解剖生理学 第一节 胆道的解剖学 一、胆囊的解剖学 二、胆管的解剖学 第二节 胆道的生理学 一、胆汁的生成 二、胆汁的性状及其主要成分 三、胆囊的生理功能 四、胆流动力学 第二章 胆道的病理生理学. 第一节 肝胆胰胃十二指肠的疾病关系 一、胆囊胆道疾病与区间脏器疾病的关系 二、十二指肠疾病与区间脏器疾病的关系 三、肝脏疾病与区间脏器疾病的关系 四、胰腺疾病与区间脏器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胆道结石的病因学 一、胆囊结石的病因 二、胆管结石的病因 第三节 梗阻性黄疸的病理生理与鉴别 一、病理生理 二、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肝胆系统的免疫反应 一、正常人的肝胆免疫反应 二、SIga与肝胆疾病的关系 第五节 胆道感染与感染性休克 一、胆道感染的病理生理 二、感染性休克 第六节 内毒素的病理生理 一、内毒素的病理生理 二、胆道感染与内毒素血症 第七节 自由基与肝胆疾病 一、自由基的基本概念 二、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 三、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伤的病理生理 四、氧自由基与肝胆疾病 第八节 炎症递质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炎症递质 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第三章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学 第一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原则 一、正确的诊断是正确进行治疗的基础与前提 二、胆道疾病的诊断程序 第二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二、胆道的一般x线检查 三、胆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四、胆道疾病的cT检查 五、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 六、磁共振检查 七、胆囊胆道的核素检查 第三节 胆道外科危重症的评价与预测 一、胆道外科老年或危重病人的评价与预测 二、APAcHE疾病严重度评分与预后判断 第四章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学 第一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药物疗法 一、胆道外科的常用药物 二、胆道感染与抗生素治疗 三、胆道外科疾病的中药疗法 第二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液体疗法 一、体液的基本概念 二、水和电解质失衡 三、酸碱失衡与治疗 四、胆道外科病人的液体疗法 第三节 胆道外科危重病人的麻醉与围手术期处理 一、胆道外科危重病人的麻醉 二、胆道外科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第四节 常用胆道外科手术和治疗技术 一、胆总管切开探查与引流术 二、胆囊造瘘术 三、胆囊切除术 四、肝外胆道手术中并发症的防止 五、胆管肠道吻合内引流术 六、循证医学与胆道内引流术 七、胆道疾病的肝切除术 八、胆道外科胆管置管术和介入治疗 九、胆道镜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第五节 胆道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止 一、膈下脓肿 二、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 三、应激性溃疡 四、高位肠瘘 五、术后胰腺炎 六、术后急性胃扩张 七、菌群失调 八、手术后黄疸 九、手术后心肌梗死 第六节 胆道外科危重症的代谢支持和营养支持 一、危重症的高代谢状态 二、胆道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第五章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护理学 第一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护理 一、胆道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二、胆道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三、胆道外科病人的特殊护理 第二节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的监测与护理 一、休克病人的监测与护理 二、多系统器官衰竭的监测与护理 第六章 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及有关问题 第一节 重症急性胆管炎 一、病理生理 二、病理分型与分期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四、治疗原则 第二节 肝胆管结石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治疗 七、肝胆管结石几个困难问题的处理 八、预防肝胆管结石复发的研究 九、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进展 第三节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 一、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治疗 第四节 先天性胆道闭锁 一、病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四、治疗 第五节 胆管囊肿 一、病因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六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一、病因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七节 胆囊癌 一、发病率 二、发病因素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治疗 第八节 胆管癌 一、病因学 二、病理 …… 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第二节胆道的生理学(Physi010gYOfthebiliarytract)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与排送人肠道的通道。胆汁是机体一种极重要的体液,它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和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排泄途径。胆道的生理功能,包含着整个胆汁代谢及泌胆、排胆等活动过程。一、胆汁的生成胆汁来源包括肝细胞性胆汁和胆管性胆汁两部分,每天生理分泌胆汁约800-1000ml。胆管性胆汁是由胆管分泌的胆汁,它是由水和NaCl及NaHC03等电解质为主要成分的胆汁,约占胆汁总量的1/4,属于胆汁酸非依存性胆汁,受促胰激素及其他胃肠道激素的调节。当食物特别是高脂质及高蛋白饮食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上述激素的作用,使细胞内出现HC03?的主动转移,从而引起胆汁的显著增加。这种利胆效应,除了电解质含量形成渗透压梯度外,还有含水量较高的细胆管胆汁对肝细胞胆汁的稀释作用,使其中的微胶团(Micromicelle)的质粒变小,或使结聚的胆汁酸转变为单体而产生的渗透压作用。另一方面,若肝细胞胆汁所含胆汁酸量很低时,细胆管可以通过对水分的吸收,使胆汁酸含量增高。这种吸收甚至可达容量的1/2显示细胆管对肝胆汁有修饰作用。肝细胞性生成的胆汁,主要有两个途径。?是经肝细胞基侧膜(或称窦侧膜或血窦面)进入肝细胞后通过细胞器的处理,经顶侧膜进入毛细胆管;另一条途径是通过两个肝细胞之间的间隙,也称为细胞旁路(hmcellulorpathway)进入毛细胆管。经肝细胞生成的胆汁,主要涉及三个环节。(一)溶质运送到肝细胞这一环节包括肝窦内血液的运行和通过肝窦内皮细胞对肝细胞膜的浸浴。1.血运肝脏接受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位于小叶外周也即腺泡中央的肝细胞(RappaponI区)首先受到血流灌注,而靠近中央静脉(Ⅲ区)即腺泡外周的肝细胞则最后受到灌注,介于其间的肝细胞为Ⅱ区。研究证明,位于I区的肝细胞摄取的溶质要比Ⅲ区的多,存在着小叶梯度,所以工区产生的胆汁比Ⅲ区多。在胆汁酸的摄取、转运及其依存性胆汁的分泌上,也存在着这种小叶梯度,胆汁酸被肝细胞摄取的速度与其在肝窦和门静脉血内的浓度成正比。因为肝细胞合体内的阻力并不均一,动脉血也可偶尔或间歇地直接进入Ⅱ区或Ⅲ区。
立即下载: 【PDF】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郭振武 编著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