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器官保存学-郑军华 主编,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30 05:00
阅读:784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器官保存学-郑军华 主编,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16.78M 关注入数:414 人次 评论人
【PDF】器官保存学-郑军华 主编,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
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
电子书 资源售价:5 爱医币
资源大小:16.78M
关注入数:414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6人
上传日期:2012-11-18 13:41:40
【pdf】器官保存学-郑军华 主编,
【作者】郑军华 闵志廉 朱有华
【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1日
【上架日期】2012年1月11日
【开 本】
【页 数】435
【ISBN】7-81060-112-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较为系统地阐述器官保存研究领域有关理论及实践的专著。全书分5篇,37章,共60余万字,包括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和有关法规、器官保存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器官保存与移植中的损伤机制、器官的切取和保存、器官保存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内容。作者还综合国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如: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器官;②通过转基因动物技术得到更多的器官;③通过克隆技术,克隆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器官。全书内容翔实、新颖,资料丰富,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较强的实践性。本书可供从事器官移植工作的临床和实验人员以及研究生参考使用,并可作为医学生的课外阅读教材。
【目录】
第一篇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和有关法规1
第一章生命和死亡的伦理学问题3
第一节生命的含义3
一、生命开始的认识标准3
二、完整的人的生命与生物学生命的区别3
三、完整的人的生命定义4
第二节死亡的确认4
一、死亡的形式4
二、心脏死亡和肺脏死亡5
三、脑死亡5
第三节死亡的宣布5
一、死亡的分期5
二、假死6
三、医生的职责7
第四节安乐死8
一、安乐死的概念8
二、安乐死的实施及意义8
第二章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9
第一节脑死亡的标准9
一、脑死亡概念的由来9
二、脑死亡的病因9
三、脑死亡的病理9
四、脑死亡的判别要素10
五、脑死亡的诊断标准11
六、小儿脑死亡的诊断标准13
七、脑死亡诊断的辅助检查14
第二节判断脑死亡的重要性15
一、脑死亡与停止复苏15
二、脑死亡诊断的实际意义15
[附]医生和公众对脑死亡的看法17
第三章器官移植与伦理学问题18
一、概述18
二、供移植的自然器官的获取方式18
三、与活体供者相关的问题21
四、确定死亡的特殊问题22
五、人工器官和其他身体部分23
第四章供体来源问题及相关法规24
第一节供体的来源及有关法规24
一、活供体24
二、有心跳的脑死亡供体25
三、无心跳的尸体供体27
四、非传统的特殊供体27
五、异种供体27
第二节供体移植器官严重短缺27
一、供体移植器官短缺的原因28
二、现有的对策28
第五章器官移植的协调组织机构30
一、尸体器官移植工作程序30
二、欧洲的移植协调组织30
三、西班牙的国家移植机构31
四、美国有关移植的组织机构和法规32
第六章我国器官移植法的酝酿36
一、器官移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36
二、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纪要37
三、人大代表的呼吁40
四、器官资源的共享42
第二篇器官保存的基础理论与实践43
第七章器官保存的低温生物学问题45
第一节细胞存活的基本原理45
一、细胞在体外存活的基本条件45
二、局部缺血和低温保存对组织细胞的影响48
三、细胞低温保存后的修复与衰亡54
第二节低温保存的生物学问题55
一、低温保存的生物学基础55
二、器官特有的低温生物学问题69
三、器官热缺血、冷缺血及再灌注的病理学71
第八章单纯冷却灌洗保存74
第一节低温保存的特点74
一、生理系统中的低温74
二、低温与细胞结构75
三、低温与能量传导75
四、低温对体外器官的影响76
五、缺氧状态下的低温保存76
六、低温下提高移植物功能的方法77
第二节器官灌洗及灌洗保存液78
一、器官灌洗78
二、灌洗保存液的组成要求79
三、仿细胞外液型溶液79
四、仿细胞内液型溶液79
五、高渗性溶液80
六、UW液81
七、HTK液88
八、其他灌洗保存液88
九、国内器官保存液的研究现状89
十、低温保存液的不足之处92
第九章机器持续灌注保存93
一、灌注机器93
二、灌注保存液94
三、灌注条件95
第十章深低温保存97
一、概述97
二、冻-融损害的机制98
三、低温保护剂的导入和洗脱方法98
四、降温100
五、复温与融化101
六、实验结果102
七、评价104
第十一章保存器官的活性测定及能量代谢108
第一节保存器官的活性测定108
一、非损伤性测定指标及方法108
二、损伤性测定方法109
三、最新进展109
第二节保存器官的能量代谢与生存能力110
一、能量代谢的研究方法110
二、常温及低温缺氧器官的能量代谢110
三、能量代谢与保存器官生存能力的关系111
第十二章器官库及其临床应用113
第一节现代医学中的器官库113
一、器官库的概念113
二、器官保存的基本方法113
第二节器官移植与人体器官库114
一、国外综合性器官库工作情况114
二、国内移植器官保存现状116
第三节器官库所需的降温冷冻设备117
一、程序降温冷冻装置117
二、简易降温冷冻方法118
三、相变和冷冻循环118
四、几个典型的生物材料冷冻程序119
第四节美国器官库管理方式简介119
一、器官库的社会原则120
二、相对独立的器官库122
三、移植接受者123
四、展望123
第三篇器官保存与移植中的损伤机制125
第十三章器官保存基础研究的新进展127
第一节器官保存中氧自由基损伤及其对策127
一、氧自由基损伤的理论127
二、器官保存与移植过程中自由基产生的机制及作用129
三、氧自由基损伤的防止对策129
第二节钙及钙拮抗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131
一、钙对肾组织及细胞的损伤131
二、钙拮抗剂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134
第三节铁离子和氧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36
一、氧自由基和再灌注损伤136
二、铁离子在氧化性损伤中的作用137
三、铁与再灌注损伤138
四、铁螯合剂的治疗作用138
第四节肝细胞钙超载与肝细胞损伤139
一、正常肝细胞钙稳态139
二、钙超载与肝细胞损伤140
第十四章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42
第一节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142
一、应激和基因表达142
二、凋亡酶基因143
三、炎症反应144
四、补体系统145
五、肾脏转运蛋白基因145
六、基因表达下降146
第二节线粒体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46
一、肝移植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46
二、线粒体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活性氧产生的主要器官149
三、线粒体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器官150
四、线粒体的保护剂151
第三节粘附分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51
一、粘附分子的分类152
二、粘附分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152
三、选凝素家族与缺血-再灌注损伤153
四、粘附分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56
五、P选凝素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157
六、ICAM-1表达的基因调控和影响因素158
第四节白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61
一、中性粒细胞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证据161
二、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62
三、抗粘附治疗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162
第五节内皮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63
一、内皮细胞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部位163
二、内皮细胞抗氧化系统的损伤164
三、缺血-再灌注对内皮细胞Ca2+浓度的影响164
四、缺血-再灌注对内皮细胞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164
五、缺血-再灌注对内皮细胞粘附性的影响165
六、内皮细胞凝血、抗凝性质的改变166
第六节内皮素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166
一、ET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167
二、ET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167
第七节细胞因子与胶原基因调控168
一、胶原的一般生物学特性169
二、细胞因子169
三、细胞因子对胶原基因表达的网络调控171
四、细胞因子的自分泌调控机制171
五、细胞因子调控胶原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171
[附]国内有关器官保存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72
第十五章细胞凋亡与器官保存176
第一节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特征176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176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176
第二节细胞凋亡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177
一、凋亡与器官保存177
二、凋亡与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177
第三节细胞凋亡的检测手段178
一、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179
二、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分析179
三、细胞凋亡的DNA降解分析方法180
四、生化指标测定181
五、核酸内切酶的分析181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基因调控182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182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183
三、抑制细胞凋亡,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183
第十六章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与器官保存185
第一节一氧化氮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185
一、NO的发现185
二、NO的代谢185
三、N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186
四、NO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186
五、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187
六、NO的神经毒性作用189
七、NO的免疫功能190
八、NO双重作用机制的探讨191
第二节一氧化氮合酶的种类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91
一、NOS的种类191
二、NOS的蛋白质结构192
三、NOS辅助因子和功能调节192
四、NOS基因克隆和染色体定位193
第三节一氧化氮与缺血-再灌注损伤194
一、NO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194
二、NO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194
三、NO在新型器官保存液中的作用195
四、NOS抑制剂对移植物功能的影响196
五、NO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196
第四节一氧化氮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临床研究方向197
一、基本问题197
二、临床研究方向198
第十七章器官保存与免疫反应199
第一节局部免疫抑制治疗研究的新进展199
一、局部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性的可能机制199
二、局部用药的药代动力学优点200
三、局部免疫抑制的效果及给药方法201
四、结论201
第二节器官冻存与移植排斥反应202
一、胰岛冻存与移植排斥反应202
二、心脏瓣膜冻存与移植排斥反应203
三、皮肤冻存与移植排斥反应204
四、小结204
第三节移植肾慢性排斥的非免疫性因素204
一、供肾本身的损伤205
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05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肾的影响205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DGF对移植肾的影响206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急性排斥反应207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慢性排斥反应209
四、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止210
五、展望212
第四篇器官的切取和保存213
第十八章器官移植的发展概况215
第一节器官移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15
一、发展的历程215
二、现状217
第二节我国移植外科的发展与特点218
一、发展概述218
二、现状219
三、展望225
第十九章肾脏的切取与保存技术227
第一节肾脏移植的历史227
一、动物实验的启蒙阶段227
二、移植成功-免疫进展阶段227
三、临床蓬勃发展时期228
第二节供肾选择及切取228
一、供肾选择228
二、供肾切取230
第三节供肾灌注与肾脏灌注保存液234
一、供肾灌注234
二、肾脏灌注保存液235
第二十章肝脏的切取与保存技术236
第一节肝脏移植的历史和进展236
一、肝脏移植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