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髋关节康复手册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30 05:00
阅读:571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髋关节康复手册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6M 关注入数:435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
【PDF】髋关节康复手册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
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
电子书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6M
关注入数:435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20人
上传日期:2012-11-18 00:05:47
【pdf】髋关节康复手册
髋关节康复手册
[ 作者:不详| 转贴自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 文章录入:刘丹 ]
目 录
什么是关节
正常的人体髋关节
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
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
为什么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术后康复训练
怎样用拐杖
家庭康复训练
肌肉力量的练习
非骨水泥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练习步骤
术后您的家中需要有什么准备
什么是关节
关节是由两个或更多的骨端及多种组织相连接而成。例如:膝关节是由胫骨(小腿骨)和股骨(大腿骨)连接构成的。髋关节又称为"球窝关节",它是由股骨上端--股骨头(球)和骨盆的一部分--髋臼(窝)构成的。
关节内骨端的表面有一层光滑的软骨覆盖。正常情况下关节软骨的存在可以使关节在无痛和无摩擦的状态下运动。然而,当关节软骨由于关节炎等疾病造成损伤后,关节就变得僵硬和疼痛。关节的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关节囊,关节囊有一层光滑的"内衬"--滑膜。关节滑膜能够产生滑液,而滑液可以减少关节运动产生的磨损。
退变性疾病
椎节之间的椎间盘是维持两个椎体之间稳定的主要结构,大约从25岁开始,人体的椎间盘开始退化,一旦椎间盘退变,其水分减少、弹性降低,脊柱内在的骨性结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脊柱的病理性改变。包括:椎体边缘骨刺的形成,小关节增生肥厚、骨化,甚至导致椎体滑脱等(图)。而这些异常的结构最终刺激、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正常的人体髋关节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它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股骨近端的球形部分---股骨头被包容在骨盆上的髋臼内。有一条韧带---圆韧带连接着髋臼和股骨头提供了关节的稳定。
股骨头和髋臼的骨质表面均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作为"衬垫,使它们之间的运动更加灵活。关节的表面有一层薄的、光滑的滑膜组织覆盖。在正常的髋关节中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出少量的液体,这些液体对髋关节起到润滑作用以减少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磨损。
上述各种机制在正常的情况下保证你的髋关节能够进行自如,无痛的运动。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
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和不稳定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关节炎。比如: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创伤性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常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病人并且有家族多发倾向。在这种疾病中髋关节软骨垫消失,股骨头和髋臼骨质间直接发生磨损导致髋关节疼痛或僵硬。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滑膜疾病,滑膜发生炎症产生大量的滑液,并破坏关节软骨导致关节疼痛和僵硬。
创伤性骨关节炎:继发于髋关节的严重创伤或是骨折。髋关节骨折可以引起我们所熟悉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后导致髋关节疼痛和僵硬。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
所谓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椎体滑脱
椎间盘、韧带及小关节等脊椎间连接结构的老化使椎节间连接松动、错位,形成退变性的椎体滑脱;如腰椎在种种因素下椎弓根峡部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椎体滑脱谓之真性滑脱。椎体滑脱后,脊椎的受力平衡被打破,形成不稳,会产生慢性的腰痛,甚至因错位而形成椎管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产生症状。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滑脱进展迅速,则需要手术(图)。
为什么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在于:
●缓解疼痛
●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矫正畸形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如无法坐矮凳,上厕所、上下楼梯困难,不能穿袜子、剪趾甲等
●伴有中到重度持续性关节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
●非手术治疗即理疗,针灸或口服中西药等多种方法均不能缓解
●经X线检查有关节破坏的征象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手术的目的是为您解决病痛,还您正常的生活。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以下动作应尽量避免,否则您的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的机率会大大提高。
●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
●避免做剧烈运动
●避免摔倒
●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
●侧卧位时尽量不要向手术侧侧卧
为了使您轻松愉快地完成训练,我们为您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
术后72小时内
1. 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 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o,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双腿内置入三角枕。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3. 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伸踝关节。有条件者使用下肢静脉泵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4. 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因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5. 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具体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6. 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多饮水,多吃粗纤维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术后1~3天
此期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暂不活动髋关节。
1. 屈伸踝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每隔5~10分钟就可以练习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术后3天~2周:
此期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卧位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度为目的。
1. 3~13天使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
术后早期CPM的使用既可以使刚刚更换的人工关节提前进入角色,有效地防止周围软组织粘连又可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CPM开始活动度:30o~40o,2次/日,每次30~60分钟,逐日加10o,达到100o~120o止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 每天3~4次,每次重复10遍以下三种练习方式:
1) 屈伸膝关节:如图所示屈曲膝关节使您的脚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 臀部收缩: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绷紧,保持5秒钟。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3) 外展练习: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3. 股四头肌收缩:
1) 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或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 直腿抬高: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手术2周后:
此期以恢复正常髋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肉力量为目的。
如果您的人工髋关节是骨水泥型的,那么此期您的人工髋关节已经可以负重了,可以逐渐坐起,并开始练习站立和行走。但请您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康复训练内容。
1) 14~21天起坐,坐床沿,坐椅子。
从椅子上站起时,首先身体要挪到椅子边缘,把患肢放在前面,让健侧腿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主动进行屈髋屈膝、伸髋伸肢运动,可继续使用关节被动活动器。
2) 22天起医生双手平举扶患者双手,练习平地步行,每次100~300步,2~3次/日。
走路不在多,而要走正确,同时练习等步上下梯,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梯时先迈患腿。平步时足不要外旋或内旋,不要拖步,跳步,不要跛行,要大胆让患髋负重。切记避免意外跌倒。一般不用拐杖,以免延晚独立行走期。第4周起同时练习下蹲,起立和立地踏步。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3) 站立练习:
手术不久您就可以下床站立。开始的时候您会感觉头晕,所以您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帮助。直到您有足够的力量站立。进行站立练习时您一定要扶着床旁或墙上的扶手。每天3~4次,每次10遍。
4) 站立抬腿练习:
双手握住扶手抬起您的患肢,注意抬腿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腰部。每次2~3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5) 站立外展练习:
注意保持您的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每次2~3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6)站立后伸练习:
将患肢慢慢后伸,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行走和早期活动:
手术后不久您可以在病房内行走并完成一些轻微的日常活动。这将非常有助于您髋关节力量和运动的恢复。开始行走时注意使用手杖,直到您认为有足够的平衡能力。
开始时,每天3~4次,每次行走5~10分钟;
然后逐渐增加到每天2~3次,每次行走20~30分钟。
完全康复后,您应该保持每天3~4次,每次行走20~30分钟,行走有助于您保持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怎样用拐杖?
拐杖可以帮助假体尚未愈着的患者和下肢支持力不足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并不是所有的患者术后都必须使用拐杖,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使用拐杖只会有害无益,所以听从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如需使用必须认真遵照医生嘱咐,否则将事倍功半!
使用拐杖的原则:
1. 切忌摔倒! 刚开始使用拐杖必须要有人帮助;地面湿滑时应避免扶拐行走;体质衰弱的老人和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的患者,术后不宜使用拐杖,宜用轮椅。
2. 循序渐进 拐杖的使用是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即使对于健康人来说都不十分容易,对于术后的患者更需要耐心练习。从简单的动作练起,把一个动作练好再练下一个,以免受伤,影响手术效果。同时还要坚定信心,为更好地康复付出不懈的努力!
3. 避免依赖 在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步行、下蹲、起立、和转身,而且假体已经牢固愈着时,就应弃拐。
从卧位到使用拐杖的步骤:
1. 患侧屈髋外移
2. 将患侧腿外移至床边、屈膝
3. 患侧肘支撑身体同时向患侧侧身并将健侧腿移至床边,上身坐起
4. 扶床沿坐起,坐在床边活动小腿,小腿活动自如后再做穿鞋起身准备.
5. 用健侧手握拐杖另一侧手撑床,健侧腿着地
6. 患侧手再握拐离床,扶拐站立
7. 先前移双拐一足距离,健侧腿落地→前移重心直到重心越过双拐连线→健侧足向前移越过双拐连线20-30厘米。如此交替进行。
使用手杖和单拐行走:
在手术后的前几周您常常需要助行器帮助平衡身体避免摔倒。然后可以使用手杖或拐帮助您行走直到完全康复。在不用助行器的情况下您完全可以掌握平衡并稳定地行走后,您应该在健康一侧使用手杖或单拐。
您出院回家后还可在上述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下面给您介绍的练习,但希望您量力而行,尽可能有人陪同。
家庭康复训练
家庭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 时间
康复训练需要时间,您应该把训练计划写进您的日程表内。在开始阶段每项运动可进行3到5 次,然后以每次增加1倍的运动频率逐渐提高强度, 直到每次运动能进行15次为止。如果您进行某项运动时感觉比较困难,一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