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基本外科常见体表肿瘤和瘫痕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30 05:00
阅读:343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DOC】基本外科常见体表肿瘤和瘫痕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7M 关注入数:461 人次 评论人数:
【DOC】基本外科常见体表肿瘤和瘫痕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醫璐冇伱 资源分类:
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
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7M
关注入数:461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6人
上传日期:2012-11-16 17:09:45
【doc】07 体表肿瘤和瘫痕
07 基本外科常见体表肿瘤和瘫痕
163.皮肤色素痣有哪几种类型?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切除?
色素痣是指皮肤的异常色素沉着:非细胞性斑痣、细胞性斑痣。
非细胞性斑痣
雀斑:是指由于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所引起的表皮基底层或真皮上层的色素过度沉着。
色素斑:是指由于真皮中间层出现活性增加的黑素细胞而至色素过度积聚。无恶变倾向。
细胞性斑德
痣细胞所构成的良性肿瘤。
皮内痣:又称真皮痣,病细胞全部集中在真皮层内,极少发生恶变。
交界痣:是指病细胞位居表皮与真皮之交界处,但不超过基底膜。属活动性色素痞,有恶变倾向。
混合痣:皮内痣、交界痣成分共存,其有交界病成分,因此亦有恶变倾向。
蓝痣:痣细胞不规则的大量成群的积聚于真皮下层或皮下组织内所构成,是临床所见色素最深的一种色素德,属于皮内病的范畴。很少发生恶变。
幼年痣:属混合痣,以皮内病成分居多。病理见到特殊的肿瘤巨细胞,青春期快,有恶变可能。
临床需要积极处理的色素病有:
手掌、足底、阴囊的交界痣;
易受摩擦部位的
面积迅速增大;
色泽不断加深;
出现表面毛发脱落或有桔皮样改变
表面变粗糙,易出血,或有溃疡,形成痴皮等
炎性表现
有症状的:疼痛、搔痒;
界缘不清或出现放射状向周围扩展
出现卫星色斑及色素环;
无其他原因的区域淋巴结肿大。
164.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黑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的恶性肿瘤。
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尤以女性为多。
好发于易受摩擦的部位,特别是掌路部。
病程进展快,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手术治疗:最佳治疗方法。
166.皮赘与皮肤乳头状瘤如何鉴别?
皮赘与皮肤乳头状瘤均为突出于皮表的乳头样赘生物
皮赘由正常皮肤所被盖,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部分可呈粘液样变,因此临床多表现为悬挂于体表的色泽与正常皮肤相同的柔软之赘生物。
乳头状瘤则是由鳞状上皮细胞肿瘤样增生所形成。表面常有皮肤分化过度表现,肿物质地坚硬,灰白色或黑色,有时并有溃疡。有恶变倾向,恶变率约10%。
167,三种皮肤羹性病变各有什么特点?
皮肤囊性病变: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
其临床表现相似或相同,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原则,且均有复发倾向、恶变可能。
皮脂腺囊肿:
皮样囊肿:
属错构瘤性质。
胚胎时期少量的外胚叶组织遗留于皮肤或粘膜下甚至更深部组织内逐渐发展而成。
囊壁构成:除表皮细胞外尚包含有毛囊,汗腺以及皮脂腺等附属器,向囊内生长。
囊内容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毛发及角质物混合而成。
临床多见于青春期人群及儿童,好发于中线部位
表皮样囊肿:
表皮囊肿或上皮囊肿。植入性或外伤性表皮囊肿
多因皮肤外伤后,表皮植人皮下所形成。
囊壁构成与表皮相似,为复层鳞状上皮,最内展为颗粒层,而最外层为基底细胞层。
囊内容物为破碎的角质蛋白。
168.皮肤癌如何分类及鉴别?如何治疗?
皮肤癌是指发生于皮肤的恶性肿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