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村卫生室,以满足功能为主,不追求豪华、不搞形象工程。
4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明确,2026年年底前,山东将建强1000家卫生院,改造5万家卫生室;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组织“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每年下沉人员不少于1万名。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四提”工作目标和13条具体措施。“四提”就是机构建设提档升级、队伍建设提能扩量、资源下沉提效赋能、管理提标优化。
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心村卫生室,大力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和乡村一体化管理。2026年年底前,建强1000家卫生院,改造5万家卫生室,按人口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率达到100%,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80%。
在队伍建设提能扩量方面,全面加强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培训,强化基层人事编制等支撑保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适宜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重点开展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在资源下沉提效赋能方面,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县级党委政府主导责任,一县一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组织“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每年下沉人员不少于1万名。
记者:2024年重点改造提升1万个薄弱村卫生室,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达到什么样的提升标准?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牟善勇表示,改造提升1万家薄弱村卫生室,为三年行动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是今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村卫生室,以满足功能为主,不追求豪华、不搞形象工程。“今年提升的1万家卫生室,将率先实现‘五有三提升’,即:有观察诊查床、有智慧随访设备、有康复理疗设备、有必要的检查设备、有卫生厕所和冷暖空调,实现服务能力、诊疗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明确建设标准
研究制定村卫生室建设技术操作指南,明确房屋装修、室内布局、设施设置等具体标准,推动实现室内布局合理、诊室标识清楚、设施设置人性化。房屋布局方面,支持改扩建业务用房,鼓励建设综合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支持设置中医阁。设施设备方面,根据功能定位配备康复理疗设备、智慧随访设备、诊查床、可起背观察床、输液椅、心电图机和血分析仪等设备,更新冷暖设备,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
二是因地制宜推进
根据村庄规划和人口情况,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做好村卫生室和中心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对全省村卫生室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科学合理确定改造任务和方式、优先顺序,综合采取新建、扩建、闲置房屋盘活改建等方式,“一室一策”改造提升。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非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集聚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高标准建设中心村卫生室。在不适宜单设卫生室的行政村,采取邻村合建、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邻村延伸服务等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三是改善诊疗环境
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村卫生室房屋实行政府(集体)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乡村医生无偿使用、产权完全公有。对尚未实现产权公有的村卫生室,通过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利用闲置废弃的房屋土地盘活、争取社会各界帮扶援建等方式,加快推进产权公有。全面推行“6S”管理,开展服务环境整理、整顿和清洁,切实改善环境卫生。
记者: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医保部门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山东省医保局副局长黄晓军表示:去年初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提升基层医疗保障服务水平的12条措施,强化医保政策支持,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倾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
聚焦发展所需,发挥医保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强化基金总额、病种付费和价格调整3方面倾斜。一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以区域总额预算代替单个医疗机构总额预算,促进良性公平竞争,有效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活力。二是将适宜在基层开展的常见病、多发病纳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层病组(种)范围,实行“同城同病同价”,引导资源下沉。三是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价格的支持,优先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
二、提高待遇水平,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
聚焦民心所向,发挥医保的基础保障功能,持续提高基层就医保障水平。一是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85%,最高可达90%以上,较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降低住院起付线。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起付线平均在200元左右,约为二级医疗机构的一半,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三是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对医共体内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双向转诊,实现有序就医。
三、优化医保服务,切实增强基层获得感
聚焦基层所盼,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将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4.9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面,住院、门诊慢特病、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到4299家、5582家和10310家,稳居全国前列,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域辐射能力。二是创新性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积极推动15396家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销售集采中选药品,提升集采药品可及性,激发村卫生室发展活力。三是建成基层医保工作站点3.5万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医保服务网络全覆盖,构建起高效便民的医保服务体系。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