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太多关于核酸检测真真假假,正面或者负面的信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现在谈到核酸检测,大家普遍是感到疲惫和厌倦。
这些都是人正常的心理,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快3年了,谁都要生活,谁都想过正常的日子。
“白衣天使”余音今犹在
但最让人难以的接受和容忍得是,有些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将怨气撒到或引导到我们的防疫医务人员身上。
某知名短时频平台上,还有人公然把人为的就业歧视强加到抗疫人员的身上:
过万的评论,数千的点赞,不寒而栗!不得不让人想起一句话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白衣天使”的余音尚未断绝,“病毒帮凶”的诋毁却肆意流传!
当然,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别快也特别容易,一些负面的内容和情绪也更容易被放大,人的情绪也会非常容易被影响,一时激起的感情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被封控的人如此,那些还保持高强度工作的防疫人员更是如此!
我们可能因为休假不能外出而苦恼
医务人员却连正常的休假都难保证
核酸检测人员实验室里三班倒
日常工作不能停,还要外出支援
我们隔离住烦了、呆腻了的家
是医务人员魂牵梦绕却回不了的家
我们一天不做核酸,面临的可能是黄码
医务人员一天不做核酸,还要面临几百上千的罚款
甚至不久前武汉一位医生因为在院外做核酸还被处罚!
防疫常态化,不论是被封控在家的普通人,还是冲锋在前的抗疫人员,大家都同样在忍受疫情的重压!
我们和他们是战友而非敌人,我们共同的敌人是不断变异、狡猾异常的新冠病毒!
胡乱带节奏或者跟风伤害的不仅是很多一腔热忱的抗疫工作者,还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我们自己。
公然嘲讽逝者,同理心何在?
重庆一例91岁的老年重症新冠患者去世,小编震惊地看到很多人不但没有同情,连基本的同理心都没有!公然以“91岁的小伙子”戏谑嘲讽逝者!
就因为是风烛残年,他们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吗?他们就活该被抛弃,自生自灭吗?
今天是与你无关的一位老人去世了,你能网上打字嘲讽;明天这种事落到你身边人头上,你也这样吗?还是转头网上写小作文控诉这个“社会的冷漠无情”??
我们这个古老文明敬老爱幼的传统呢?我们国家两亿六千万老年人口的生命安全,就因为他们鲜在网络上发声就可以置之不理吗?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害相权取其轻!
11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外的发布会上,发言人解释抗疫政策调整的时候有句话连续说了两次: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句话里有多少无奈!
防控的物质和经济成本越来越高,一线抗疫工作者越来越疲劳,民众对长久的严格管控措施越来越抵触,抗疫配合度越来越差,这是事实!
从新冠阿尔法毒株到奥密克戎毒株,新冠病毒的致病力下降也是事实!但更加强力的传染性让它对我们国家两亿六千万老年人口的威胁不减同样是事实!
要知道,现在奥密克戎疫情看似很轻微,实际上背后是各级防控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近三年的坚守,我们等来了安全有效,可以大幅度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
近三年的坚守,我们培养出了无数支经验丰富的检测和医疗队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建设了大量的方舱医院,医疗资源储备大大增加,未来抗冲击能力大大增强。
要明白,国外的全面放开是无奈的选择,是以成百上千万条性命为代价的!我们用三年的坚守等来了极有价值的防疫武器,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有价值的!
我们也等到了“防疫二十条”的出台,看到了政府想要尽可能降低防疫对于经济生活影响的决心!
三年都等了,何妨再让“子弹飞一会”?
来 源 | 检验医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