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防疫补贴发了吗?这地最高每人每天600元,财政全额承担!
2022-08-30 17:55
阅读:5221
来源:见文末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吉林每人每天600或400元,省财政全额承担!
2022年8月27日,在西藏自治区相关发布会上明确:西藏将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政策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按照一类补助标准,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此前,2022年8月中旬,青海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待遇保障工作的通知》,通过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增核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卫生防疫津贴政策、落实医务人员休假待遇等4项举措,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在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青海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较重的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单独增核绩效工资总量,不纳入核定基数。绩效工资分配向加班加点特别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人员倾斜。对疫情防控期间直接参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一线医务人员,原未享受卫生防疫津贴的,按照实际接触天数发放卫生防疫津贴。
此外,为保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青海倡导对占用公休假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及时安排补休,并合理安排医务人员休假,确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假的,应按规定发放未休假工资报酬。2022年4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切实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举措》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对可纳入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范围的一线医务人员,按规定分别执行每人每天300元或200元标准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对援域外医疗队中未纳入临时性工作补助范围的其他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援助天数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按照每人每天200元标准执行。《举措》明确,要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各地应结合实际,根据防控任务和风险程度等因素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核增额度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单列管理,不纳入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基数。具体分配重点向岗位风险程度高、加班加点多及其他作出突出贡献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的人员倾斜。《举措》指出,要将医疗卫生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医疗卫生人员在处置疫情防控中形成的专项报告、临床救治情况、病案病例、诊疗方案、流行病学报告、消毒评价报告、病理报告等可以作为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业绩成果。医疗卫生人员在处置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同时,对参加一线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引领作用发挥明显的医疗卫生骨干人员,经核准可相应放宽条件或破格申报;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时给予倾斜照顾,可适当放宽资格条件、缩短申报年限;对所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没有空缺的,可按规定申请特设岗位。《举措》明确,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原则上不安排家有老人和孩子等需要照顾的双职工医疗卫生人员同时在一线工作。《举措》明确,及时为参加疫情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安排带薪休假,增加的带薪休假天数不含公休、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可在两个年度内使用。甘肃:防疫一线处置时限累计超过1个月视为完成1年帮扶基层经历2021年9月,甘肃省卫健委、财政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建立保护关心关爱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并要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按照《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人社部规〔2016〕4号)规定,根据防治工作性质、风险程度等因素,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分为两类共四档:一类一档、一类二档、二类一档、二类二档。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天300元、200元、100元,50元。
发放范围限于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的人员。一线医务人员以实际参加现场调查处置、患者救治等工作情况为准,不受编制、身份等限制。此外,甘肃省还对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务人员给予编制、职称等倾斜政策: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外医务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对暂时难以入编的医务人员,鼓励所在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属于劳务派遣用工的,鼓励与其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医务人员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医务人员参加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处置时限累计超过1个月,视为完成1年帮扶基层经历,专业实践能力考核认定为合格;获市厅级以上表彰、奖励、科技奖励的不将年度考核优秀作为申报正高职称的限制性条件;「攻坚组」「突击组」「专家组」等团队获得的表彰或奖励,团队个人可按相应级别业绩对待。参加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并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医务人员,申报全省范围有效职称时可破格晋升高级职称;获省级表彰并符合任职年限要求、专业实践能力考试通过的,参考其他业绩,由评委会考核认定高级职称;获市厅级表彰并符合任职年限要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的,参考其他业绩可申报副高级职称,由评委会评审认定。申报全省县以下基层范围有效高级职称时,获市厅级表彰并符合任职年限要求的,参考其他业绩,由评委会考核认定正高级职称;获县级表彰并符合任职年限要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的,参考其他业绩,由评委会考核认定副高级职称;对长期加班、值班、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按具备1条「超额工作量」量化业绩对待。2021年1月,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政府决定,对派往疫情较重的通化市等地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根据具体分工情况,在国家补助标准每人每天300元或20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倍,达到每人每天600元或400元,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具体来说,参与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的相关人员,每人每天600元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人每天补助400元。据疫苗圈报道,关于防疫补贴,部分一线工作者遇到过一些问题和困惑。
来源 | 疫苗圈、西藏、青海、浙江、甘肃、吉林等省份卫健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