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医生去世!
2021-08-30 08:19
阅读:6391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因抗疫感染的医护有3670名,殉职66名!
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从新冠爆发至今,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医务工作者有3670名,其中66名因抗击疫情不幸殉职。
医务人道救助基金第87批名单公布
自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发现本土**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变异后的德尔塔从机场这个特殊的场所开始传播,全国各地像是被施了魔咒一般,纷纷拉响抗疫警报。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医务人员!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感染风险!近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公布了第87批救助名单,8月20日,一名姓梁的医生在本次河南抗疫一线不幸殉职,为此获得了100万元的人道救助。据公告,梁医生是周口市郸城县汲水乡西李庄行政村西卫生所的医生,2021年8月10日凌晨,他在抗击**工作中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8月20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向在河南抗疫一线不幸去世的梁医生一家捐助了100万元。根据基金救助原则,凡在抗疫过程中感染或不幸殉职的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庭都可以申请基金救助。关于梁医生,小编通过各渠道并未获得更多的信息,连他长什么样也无从得知。若不是基金救助的名单公布,我们都不知道这次疫情,有这样一名医生在抗疫中不幸殉职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每位抗疫一线医务的信念,向梁医生一样选择逆行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每一个都在舍小家顾大家。下图,是广东广州海珠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的医生肖海东结束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脱下手套后的双手。泡的发白、发皱,几乎是所有抗疫医护人员手掌的常态。浙江长兴第三人民医院,进入隔离病房需要穿着专业防护服,而且为了少上厕所降低感染率,医护人员全部穿上尿不湿。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每当他们脱下防护服, 贴身的衣服已全部湿透,防护服里的汗水也“哗哗”地往下流。
这只是冰山一角。那些在烈日下工作的医护人员,中暑累晕是常态。一轮轮的核酸检测,让很多检验医师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有的甚至高强度工作了72个小时后因低血糖晕倒……可这些都是生理上的苦,他们尚能忍受,最怕的是心理上的打击,让他们无力崩溃。8月20日早晨, 在南京、扬州持续作战一个月的南通援宁援扬核酸检测队副领队、市六院检验科主任张海云, 突然接到来自东北老家的噩耗,母亲在给外婆扫墓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离世。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请假回家奔丧需要就地接受医学观察隔离, 张海云强忍着心中悲痛,含泪朝家的方向三鞠躬,请妈妈原谅儿子不能回家看她最后一眼,这一幕看得让人心碎……张海云说,他既是母亲的儿子,更是疫情之下扬州最需要的医生!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家,把整体的大环境,把防控所有的节点链条给破坏掉……关于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而我们在后方也应该积极配合,做好内防感染的工作,怎样内防感染?接种疫苗就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最近多地关于接种疫苗的公告:无故不接种疫苗者,将会纳入个人征信,不让进出医院、学校、车站等公共场合,起了很大的舆论。非常多的人评论表示:从自愿接种,到强制接种,这种“一刀切”的行为很恶心,接种出事谁负责?医院还是疫苗生产厂家?曾经知乎有个提问:理性讨论,有部分医务人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导致感染,从而不幸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真的值得吗?8月23日,天目新闻发布《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二期,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和疫苗指数的更新,中国的总分还从第一期的89.1提升到了90.8,稳居第一,显示出了中国高水平的疫情防控能力和高质量的经济复苏能力。看到这组数据,从理智上来说:医护人员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一切都和他们的付出脱不开干系。他们日以夜继奔波在疫情一线, 为人们在病毒的前面筑起了一道防线,而他们自己,却默默经受着感染病毒的风险。从**至今,有3670名医护人员因抗击疫情而不幸被感染,其中66名因此不幸殉职,他们用生命换我们的安宁,而我们呢?医护人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从感情上来说:到底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他们是英雄,值得我尊重。我也很清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为医护人员减轻防疫的工作负担,是我的义务!今天,我们送别了梁医生,也请记住,千千万万个像梁医生这样的抗疫战士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也希望这些白衣天使们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一切以健康第一位,切莫让悲剧再次发生!来源 | 人民日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目新闻、中洪博元生物等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