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诊疗知识库 > 膝关节结核的病理改变及治疗特点?

膝关节结核的病理改变及治疗特点?

2018-05-30 09:02 阅读:1405 来源:骨科主治医师87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膝关节结核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脊柱结核而居六大关节之首位。
膝关节结核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脊柱结核而居六大关节之首位。膝关节由股骨髁及胫骨平台与中间的半月板构成,内外恻半月板虽然增加了胫骨平台的深度,但从力学角度来看,膝关节骨性结构仍然是很不稳定的,但其前方有股四头肌,后方有胭绳肌,内、外侧有侧副韧带,关节内还有前、后交叉韧带等结构来加强,从而维持了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的稳定性。由此看来,膝关节的稳定不是依靠骨,而是依靠强大的肌肉和坚强的韧带。可见,当膝关节结核时,即使骨破坏很少,如其韧带被破坏,则膝关节的稳定性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滑膜量最多,在股四头肌下方形成一个巨大的滑膜囊一髌上囊。因此,膝关节滑膜结核较多见而且关节内渗出量也较大。膝关节位置表浅,缺乏肌肉保护,故严重病变时可使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有时形成多个窦道,并迅速形成混合感染。单纯滑膜结核经系统全身抗结核治疗后80%患者可治愈。
从而保留膝关节功能。局部治疗可以穿刺抽出滲液,而后向关节腔内注入异烟肼200~300mg,必要时可加链霉素1.0g,以加速治愈。若以上治疗不能控制结核病变进展,可进行单纯滑膜切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早期功能练习,防止关节活动范围损失过多。对单纯骨结核者,当骨质破坏较重,有形成全关节结核可能性者,可尽早行病灶清除术,手术不进入关节,可防止结核向关节内播散,保留关节功能,若病灶清除后残留空腔过大,则可向其中置入松质骨,以加速病灶愈合。术后石膏固定10~12周,以后逐渐不负重练习关节活动。虽为全关节结核,但关节破坏不重者,也可进行病灶清除。对于病变破坏严重者,在病灶清除后同时进行膝关节加压融合术。融合时膝关节应保持外翻5°~10°,屈曲5°~15°,切忌内翻,加压针一般四周后拔除,继后石膏固定8-~10周。对骨骺尚未闭合的少年儿童,则仅行病灶清除,不做关节融合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