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中医辨治痄腮

中医辨治痄腮

2012-03-30 10:54 阅读:306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痄腮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肿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较多,又称腮颌发、蛤蟆瘟等。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如果再配合西医治疗其效会更

    痄腮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肿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较多,又称腮颌发、蛤蟆瘟等。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如果再配合西医治疗其效会更佳。

    风热在表: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咽红,舌质红。治宜清热解表,药用银翘解毒丸。

    热毒壅结:症见壮热头疼,烦躁,口渴欲饮,食欲不振,或伴呕吐,咽红肿痛,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舌质红、苔黄。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用牛黄解毒丸、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五福化毒丸等;汤药可选普济消毒饮加减。

    邪毒内陷:症见壮热,头疼项强,重则抽搐昏迷,有苔或无苔。治宜清热解毒,熄风镇惊。药用至宝丹、紫雪丹,汤药可选汤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此型患儿易合并脑炎,必要时中西医共同治疗。

    邪毒引睾窜腹:多有睾丸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并有发热战栗,脘腹硬痛,少腹痛痛,呕吐,小便短涩,舌红。治宜清泻肝胆,活血止痛,药用龙胆泻肝丸。必要时中西医结合同治。

    春季正是该病的多发期,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后5天左右为止;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可每日用板蓝根15~30克煎服,或用板蓝根冲剂冲服;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禁食肥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以用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为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