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解决村医后续乏人需更多政策配套

解决村医后续乏人需更多政策配套

2012-03-30 10:10 阅读:1502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如果现在哪个村医突然不干了,那这个村卫生室就面临长期关门。银川市兴庆区卫生局副局长田孝峰感慨。据他介绍,目前,兴庆区村医人数较少,且年龄偏大,已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 这种情况,非银川市独有,在全国来看都呈现共性,以至于成为历年两会上讨论的热

    "如果现在哪个村医突然不干了,那这个村卫生室就面临长期关门。"银川市兴庆区卫生局副局长田孝峰感慨。据他介绍,目前,兴庆区村医人数较少,且年龄偏大,已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

    这种情况,非银川市独有,在全国来看都呈现共性,以至于成为历年两会上讨论的热点。2010年全国两会,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就表示:"目前全国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4%,中专生53%,34.6%为高中以下水平。村卫生室的近百万名基层村医均处于个体开业状态。农村医疗人才严重缺乏,医疗水平低下,农民看病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依然在于村医的待遇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一方面,村医的身份是农民,不具有乡镇医院那样的事业编制,没有国家福利托底;另一方面,村医本身承担着公益属性,从防疫、治疗到保健,盈利能力弱,如果没有足够的补贴解决,村医就很难获利。更重要的是,由于受身份限制,意味着村医没有政策性养老保障,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局,加剧了后续乏人的问题。       当前,为了解决村医不足的状况,很多地方采取的办法却只具有临时作用。一是招募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下乡服务。在服务期间**给予补偿,在考录公务员、考研等方面给予加分照顾,或者在考录事业人员时优先考虑,以此来吸引人才;二是出台一些强制性政策,比如要求县、市以上的医疗机构的医生,在晋升职称时,应当有基层服务的经历。但这些办法,都难以解决问题。

    既要留住现有人员,又要吸引新的血液,政策层面必须考虑到村医的公益属性,体现更大的善意。一方面,应当将村医纳入整个区域医疗体系中,其人员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不妨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通过招考或过渡等办法,解决村医的身份属性。比如有的地方,就将村医纳入统一管理之中,统一招考,统一给编制指标,财政统一发工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当对现有村医提高福利补助,或者工作费用,以增加村医岗位的吸引力。最后,还得从政策层面,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或者鼓励自我购买等方法,解决村医的养老保障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

    当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不但包括人员补充,还涉及技术培训、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关系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编制、财政、卫生等部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发挥各部门职责,从制度建设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形成各部门工作合力,协同解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