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医生不足,关于儿科、精神科、麻醉科医生短缺的报道不胜枚举。我国如此,其他国家呢?就拿离我们很近的印度来说,尽管癌症疾病正在印度迅速蔓延,印度有关该疾病的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印度仅有的2000名肿瘤医生需要照看大约1000万的病患。除此之外,在癌症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的外科肿瘤医生和化疗专家也相当短缺。医生不足并非我国特有的问题。
印度仿制药在第三世界国家非常有市场,被称为穷人福音、药企死敌。其中最出众的是“印度抗癌药物”,代购生意虽然并不合法,但屡禁不止。
但是,由于受到肿瘤蔓延迅速、人们对肿瘤研究甚少、主治医生短缺、医院设备不齐全,再加上治疗费用逐渐上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癌症日益成印度人民一大健康威胁。据悉,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印度医疗体系正艰难前行。
印度媒体报道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评估,未来十年(到2025年)印度患癌人数将增加5倍,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癌。依照前几次印度癌症评估趋势,即使重新调整人口增长政策,新增患癌人口的比重依旧提高30%.
据《柳叶刀》2014年报告,印度每年被诊断出的新增患癌人数为100万。“印度癌症治理基础设施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严重缺乏一定数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产生这些医务人员的培训设备。”印度全印医学院(AIIMS)评估显示,癌症发生率不断提高会增加癌症治疗的经济负担。癌症治疗费用是全年家庭收入的20倍。
虽然**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应对该疾病,但患癌人数与和专业肿瘤医生数量的巨大差距使得**和私营医院为完善基础设施进行癌症治疗的扩张计划受阻。
我们再看看日本。据日媒报道,目前日本国内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日本每1000人中从事医生职业的仅有2人,这一数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对于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日本社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过去36年间,日本所有大学均未开设新的医学系。对此大学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即便设立新医学系,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也不会批准”.另外,医生团体认为医生数量增加将加剧业界竞争,因此对医生数量的增加持消极态度。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日本社会,医学界若再不为此有所作为的话,将给日本带来巨大冲击。
此外,日本医生资源稀缺,但名医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反而那些医术平平的医生工资却相当之高。
反观我国,医生数量不足,部分是由于低工资造成的。为人民提供可支付的医疗平台是**的关键之举。只有调整医院的公有成分、改善技术、寻求更完善的医疗体系,医生的数量才会增加。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