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纳米药物新疗法意在靶向治疗癌症

纳米药物新疗法意在靶向治疗癌症

2015-03-30 18:49 阅读:119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有一种掌握着生命蓝图的基因分子,其直径仅相当于1米的二十五亿分之一。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培养出如此大小的分子,并用创新设备对其进行史无前例的精确测量。

    有一种掌握着生命蓝图的基因分子,其直径仅相当于1米的二十五亿分之一。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培养出如此大小的分子,并用创新设备对其进行史无前例的精确测量。科学家在过去十年通过不懈努力获得的这些技术,如今正带领人类走向新的医疗与疾病诊断方式。

    癌症在人体内肆意地玩着“捉迷藏”的致命游戏。化学疗法是当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而常规的化疗药物经常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难以区分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因此其药效可能会针对正常细胞,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同时附近的癌细胞却毫厘未损。而且恶性肿瘤还可能从人体防卫体系——免疫系统——获得帮助。因为免疫系统经常会把抗癌药物当作有害的细菌或是其他入侵物阻挡在其防线之外,导致破裂的药物碎片在抵达肿瘤细胞之前再次进入人体的肝脏、肾脏、脾脏等“废料桶”.而即便它们抵达恶性肿瘤后,也只是纠缠在恶性肿瘤的周围,并不能完全进入肿瘤内部。

    近日,纳米医学领域的进步可以让药物更好地穿过体内出现异常的地方,并直击癌症藏匿的地点。其关键是一种包裹在一层保护性外壳下的特殊药物,该药物可以在体内“穿梭”运输化疗药物。而这种结构精细的药物仅有数十亿分之一米大小,因此可以让其躲过免疫系统的攻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Kazunori Kataoka和同事把化学药物装入一种类似丙型肝炎病毒大小——比常规的红细胞小200倍——的外壳中,使这些药物在分子层面看起来像人体“自制”的。而且这种药物还具有另外一个优势,即可以更好地透过肿瘤细胞,并远离健康细胞。

    目前,医学诊断试验中正在利用这种药物的微小结构作为基因探针,以非常高的准确性侦查癌症。紧接着, 在不久的将来,患者也还可以期待使用由纳米级别的分子制成的智能绷带,增强对严重创伤的治愈效果。再进一步,研究人员还希望把小分子的运动模式引入药物研发,使它们通过血液流向靶向目标。这些都是基因工程的独特之处,肉眼难以辨别,但它们对疾病却有着巨大的疗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