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提出了药价改革的方案,拟放开对**对药品的定价,让市场参与药品价格的形成中来,此举被视为“发改委在自己革自己的命”.有意思的是,今年以来在国家整治的反腐案件中,发改委价格司一窝就拖出五个**分子。在市场经济之下,价格不受市场调节,而仍然由**规定继而滋生**,因此,医改必须加大去行政化的力度。
**后,中国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与时俱进,由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但是,虽然改了名,其工作内容基本没有改,依然是新瓶装旧酒,采用行政和计划的模式管理经济。
计划经济的核心内容是‘**配置资源’、**制定价格‘,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价格‘,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但是,已经步入市场经济的发改委却仍然做着’审批‘、’定价‘的工作有些不合时宜,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与市场就会产生剧烈冲突,乱象丛生,**部门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国家发改委‘目前就充当此种角色。由此可见,发改委成了医改受阻的源头,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此次发改委价格司涉及**有干部素质的问题,但是,这更是制度问题。层层审批导致差价和公关,最终会滋生寻租。因此,想要改好药品价格,首先要致力于加大去行政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