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发的小肠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仍不清楚。研究人员在试验中评估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使用抗TNF疗法对NSAID诱发的肠病变的预防性作用。
近期,在《Gut》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可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小肠损伤的研究试验。
研究人员对已使用NSAID超过3个月的95例RA连续型患者实施胶囊内镜检查,这些患者包括联合或者不联合3个月周期的抗-TNF治疗。这些研究结果按照0--4进行打分:0分表示正常;1分出现红色斑点;2分存在1--4个糜烂;3分有4个以上的糜烂;4分则有大型糜烂/溃疡。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使用抗TNF治疗和严重损伤风险(分数3或4),或者最严重损伤(4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此外,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以降低TNF选择偏倚性的影响。
在抗TNF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层,研究人员根据结果得出严重损伤的原始OR为0.23(95% CI为0.09--0.65),最严重损伤的OR为0.37(95% CI为0.16--0.86)。调整基线特征后,抗TNF治疗的保护效应依然有效,严重损伤和最严重损伤的调整后OR范围分别为0.23--0.26和0.06--0.41。倾向得分匹配的结果也类似,这表明抗TNF治疗对严重和最严重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通过该项试验,研究人员认为抗TNF治疗能有效预防RA患者使用NSAID诱发的小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