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大概有1亿多名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的控制治疗在控制血糖达标和预防并发症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使用优化管理项目”日前在京启动。该项目为期一年,旨在解决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基础胰岛素使用不规范、监测不系统、治疗不达标等问题,有望惠及14万名糖尿病患者。
针对糖尿病这种常见慢性病,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担心疼痛、害怕生活方式改变或注射技术不熟练,许多糖尿病患者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有的在初步控制血糖后也很快中止了治疗。
“目前,每100名糖尿病患者中只有大约30人知道自己患病,其中又只有大约8个人接受了胰岛素治疗,而这8个人中只有大约3个人血糖达标。”据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介绍,一方面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另一方面则是健康教育缺失,医患沟通不够,难以实现规范化治疗。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中国医师协会、法国赛诺菲公司联合启动了“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使用优化管理项目”,计划在30个省份、101个城市、约400家医院陆续开展,有望覆盖1500多名医护人员和约14万名糖尿病患者。
郭晓蕙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医生在对糖尿病患者做出诊断后,将对其进行“首日教育”,包括如何使用基础胰岛素、怎样监测血糖等。接着,医生将联合护士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管理。期间,患者将收到有关按时使用胰岛素和监测血糖的短信提醒,患者也将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反馈血糖变化情况和胰岛素应用剂量,患者一旦出现病情波动将及时收到“前往医院就诊”的提醒。
“我们的目的就是使参与项目的6成患者达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的目标,患者流失率从过去的40%降低至20%.”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