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工作总结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自2001年实施免疫规划政策以来,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成绩斐然,但也面临众多挑战。
王宇说,我国在实施免疫规划政策后,麻疹、流脑、乙脑、甲肝等疾病的发病率到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覆盖全国,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如果不保持接种疫苗高覆盖率和疾病监测的敏感性,就可能会发生新的流行。以脊灰为例,1994年后,我国已没有脊灰野病毒引起的本土病例,然而与我国接壤的塔吉克斯坦在没有脊灰病例十多年后,2010年出现了脊灰的暴发,并且传播到俄罗斯等国,在当地出现二代病例。因此,脊灰野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仍然很大。
王宇表示,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用五联疫苗、六联疫苗乃至七联疫苗替代免疫规划的单苗、三联疫苗,以减小免疫服务负担、提高免疫效率。我国免疫规划疫苗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联合疫苗研发生产与国外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将免疫规划疫苗这种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需求,转化为疫苗生产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更新的机制。免疫规划疫苗价格偏低,也影响了疫苗研发的再投入。此外,基层预防接种能力不足、流动人口儿童得不到疫苗及时接种等问题也是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