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糖尿病学》杂志(Diabetologia)在线发表于一项新的独特研究结果, 该机构对16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每对双胞胎均有一名瘦者和一名胖者,这项研究为代谢正常肥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研究显示,在其中8例双胞胎中,肥胖者的代谢情况与其双胞胎瘦者一样健康:肝脏脂肪水平较低,脂肪组织中慢性炎症迹象较少。但是,另外8例肥胖双胞胎者存在典型的不健康肥胖特点: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脂肪肝,其脂肪组织中还存在慢性炎症上调。
主要研究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肥胖研究所的JussiNaukkarinen博士表示,“我们的结果提示,代谢健康肥胖个体的特征为,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维持正常,不存在炎症,且能够通过产生更多(不仅仅是产生更大的)脂肪细胞来处理多余的能量。这样可以避免肝脏被脂肪化,最终避免导致与肥胖相关的异常代谢结果。”
目前尚没有专门阻止脂肪组织炎症或提高线粒体活性以更有效地将食物加工成能量的药物,研究者们指出,将来有可能研发此类药物。
出现两种不同的双胞胎亚群:代谢正常肥胖和非代谢正常肥胖
不是所有的肥胖个体都显示出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目前,代谢正常肥胖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该研究设计新颖,选择同卵但体重不一致的双胞胎为研究对象,能更好地控制在其他代谢健康肥胖的人体研究中常遇到的混杂因素——包括基因因素,早期发展和环境,年龄和性别。
在16对体重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年龄22~35岁,每对双胞胎的平均体重差异大约为17kg),研究者们详细检查各项代谢正常的典型指标,包括皮下,腹腔,肝脏中的脂肪(由磁共振成像或光谱测定),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血脂,脂肪因子,C-反应蛋白。他们还评估了与线粒体功能和皮下脂肪组织炎症相关的转录途径。
检查中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双胞胎亚组。半数肥胖双胞胎的肝脏脂肪含量与其瘦双胞胎接近,而另一半与其瘦双胞胎相比肝脏脂肪水平高出7倍以上(增加718%,P=0.012)。
肥胖代谢不健康双胞胎还在口服糖耐量试验中较其瘦双胞胎显示出更多的胰岛素产生,更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更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之下,代谢健康的肥胖双胞胎与其瘦双胞胎具有相似的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CRP和血脂水平也接近。
其他发现包括:
代谢正常肥胖组双胞胎中,肥胖者较瘦者的脂肪细胞多11%(P=0.069),非代谢正常肥胖组双胞胎中,肥胖者较瘦者的脂肪细胞少8%(无显著性差异)
代谢正常肥胖组的血浆瘦素浓度差异较小,提示循环中的瘦素水平在非代谢正常肥胖组双胞胎中的升高不成比例。
代谢正常肥胖的双胞胎较其他肥胖双胞胎的慢性炎症应答通路活性显著较低。
研究者们得出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维持较高的线粒体转录和皮下脂肪组织无炎症与较低肝脏脂肪水平和代谢健康肥胖相关。”
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对减肥药研发有启示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小,因为青年的肥胖-不对称同卵双胞胎很罕见,并且缺乏内脏脂肪组织和肝脏的活检。然而,作者们认为,他们这些与线粒体和脂肪组织炎症相关的结果可能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具有普遍性。
Naukkarinen博士解释道,不清楚的是,随着肥胖个体年龄的增长,这种正常的代谢状态是如何维持的。可能他们一直保持健康状态,也可会随着“暴露”于肥胖的时间延长而慢慢消失。
作者们认为研究结果对肥胖药物的研发方向有所启示,在未来,或许有减肥药物“可以靶向”作用于已知的、以慢性脂肪组织炎症为特征的、“通常”对代谢有害的肥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详细]
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输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