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 医学资源下载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9 05:00 阅读:2011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lionking_2010 资源分类:医学 - 中医科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26.63M 关注入数:1689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lionking_2010
资源分类:医学 - 中医科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26.63M
关注入数:1689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52人
上传日期:2012-11-13 11:00:54
一代针灸大师承淡安的著作,针灸经典教科书!本书内容分针科、灸科、经 穴、治疗四篇,全面详细地阐 述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 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 证要点等,特别注重于临床实 际应用,力避空泛,尤以取穴 方法更加洋明,并附以插图, 文图并茂,使读者易于学习和 掌握。 作者致力于针灸学三十余 年,临床经验、理论知识都很 丰富,并有教学经验。此书是 作者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书中 充分体现了作者在针灸方面颇 深的造诣与独特的临床体会, 因此, 节选 自序 吾家世业医,先祖父凤岗公尤专精儿科,故乡华 墅附近百里内,咸知其名。先二伯父爵廷公悉得其 传。先父行四,字乃盈。十三岁,凤岗公弃养,稚年 失怙,迫于生活环境,遂往邻镇顾山习商,实非其 志,业余辄自研读医籍。十八岁即投当地名外科周氏 家半工半读。三年学成,归里施诊;诊余并随其二兄 习儿科;其后又随同邑陈氏习针灸。好学不倦,凡闻 有专长之医家,莫不虚心请益。故其所学皆切实用。 业既行,仁济为怀,盖专以救病为乐事,不以名利存 心者也。 吾之针灸科及外科、幼科医学,皆为先父所传。 以见于吾父之仁慈为怀,辛勤治病,其志殆欲世无病 人,而以限于境地,欲求溥利广济,实有力不从心之 憾。吾故秉古人“施药不如施方”之义,编行《中 国针灸治疗学》一书以问世;并愿为读者作义务指 导,以期读者均能学有所成,而广行济病。嗣后十数 年中,且教且学,又有《中国针灸学讲义》之编行。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播迁,亦不敢稍自暇逸。虽所学 非精,不敢遽言行远垂久,然我中医界因此两书之介 绍引导,相从研究者,计可逾千,通函讨论者,数将 近万。则其间接有助于病人者,当复不少。而此湮没 不彰之祖国遗珍,亦得以渐广流传,以宏其治病利人 之效。 然学术不厌精进,中医学亦不能外是。针灸疗法, 在往昔以倡导乏人,督促无方,业此者皆鲜知奋发。 曩者编者尝谓:“针灸之功效,既广既捷,针灸之施 用,亦便亦廉,易于普及,宜于贫病,允为利民之国 粹,实有推行之必要。”但以人微言轻,不为世重, 发扬改进之呼吁,徒为不知者笑。解放以来,**对 于卫生事业深加重视,针灸一科,尤予大力发扬,已 引起社会上之普遍重视。研习者日多,采用者日广, 在改进中医学术途中,实已先呈推陈出新之势。则往 昔所编之讲义,原只为适应当时中医界之学习针灸者 而作,已不能完全适用于今时;故予重新改编,并借 以补充十数年来之临症心得以及同道中交流之经验, 统一病名,审定处方,俾研习者能适应时代,增加疗 效,可以更利于病人。 复次,本书新编,仍以实用为主旨。学理方面, 以编者科学根柢未深,所知不广,故除略有引述之外, 不敢妄自侈言。现在针灸之学理,正在整理改进途中, 尚未建立成为完整之理论系统,故宜首先从实际经验 方面多多整理介绍,以利于推广应用。从此则可累积 新经验新资料,丰富研究基础。倘使强不知以为知, 空谈学理,或推衍古籍陈言,妄为解释,或摘取西洋 论述,强作说明,均足以贻误学人,实非所宜。故编 者认为空谈不如藏拙也。巴甫洛夫神经生理学说,已 为针灸学理之改进,开辟光明之前途。倘能本精考旧 学,发明新知,源于实用,究其真理之精神,基于巴 甫洛夫学说之途径,结合本身实际之经验,从而发挥 充实,完成整理改进之任务,则有赖于我辈在今后共 同虚心钻研与加强努力者也。 公元一九五四年七月江阴承澹盒叙于苏州再生斋 目录 第一编针科学篇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针术之由来……………· 第二节针术之定义……………· 第三节针之构造与种类………… 第四节针之选择与保存………… 第二章各论……………………… 第一节刺针之练习……………- 一、指力之练习……………………… 二、捻运之练习……………………… 第二节刺针之方式……………·· 一、打入式…………………………… 二、插入式…………………………… 三、捻入式…………………………… 第三节刺针之方向……………·· 第四节刺针之目的………………· 第五节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 第六节刺针之感通作用………· 第七节刺针前之准备与注意…… 第八节刺针时之消毒…………… 第九节刺针时医者与病者之体位· 一、患者之体位……………………………….. 二、医者之体位……………………………….. 第十节进针时之程序…………………. 一、爪切……………………………………….. 二、持针……………………………………….. 三、进针……………………………………….. [附]徐鉴泉先生的新进针法……………….- 第十一节进针后之手技……………… 第十二节一般应用之新针法…………. 一、单刺术…………………………………….. 二、旋捻术……………………………………·. 三、雀啄术………………………………·……· 四、屋漏术…………………………………….. 五、置针术(即留针术)…………………….. 六、间歇术…………………………………….. 七、震颤术…………………………………….. 八、乱针术…………………………………….. 第十三节出针之手技…………………. 第十四节晕针之处置………………….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立即下载: 【PDF】中国针灸学(承澹安)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