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9 05:00
阅读:607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DOC】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yl2678 资源分类:医院管理 - 医政管理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7M 关注入数:687 人次 评论人数:0
【DOC】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yl2678 资源分类:
医院管理 -
医政管理 资源属性:
文档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7M
关注入数:687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20人
上传日期:2012-11-08 19:36:11
【doc】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目 录
1、门诊工作制度
2、急诊工作制度
3、抢救室工作制度
4、抢救工作制度
5、急诊观察室制度
6、急诊请示报告制度
7、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8、发热门诊登记与疫情报告制度
9、发热病人处理制度
10、发热病人会诊制度
11、发热病人转运制度
12、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3、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4、肠道门诊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5、肠道门诊消毒方法
16、内科系统工作制度
17、外科系统工作制度
18、中医科工作制度
19、针灸室工作制度
20、手术室工作制度
21、麻醉科工作制度
22、注射室工作制度
23、治疗室工作制度
24、换药室工作制度
25、理疗科工作制度
门诊工作制度
1. 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特别是内、外、妇产、儿科等)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 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共同商量,上岗前进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3. 门诊的医护人员应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实习人员及未授权的进修人员应上级人员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 4. 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5. 对高烧病员、重病员、65 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地的病员,应优先安排门诊。 6. 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7. 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8. 门诊各科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9. 加强检诊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儿科、内科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10. 门诊标示清晰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11. 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栏。 12. 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3. 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急诊工作制度
1. 急诊科实行24 小时开放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2. 医院应由业务副院长负责与协调医院急诊工作,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科(室)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3. 急诊科(室)应配有经急诊专业培训的专职医师、护士,固定人员不少于60%, 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临床工作3 年以上的医师参加急诊工作,轮换时间不少6 个月。实习期医师与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4. 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急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协调工作。 5. 急诊科-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6. 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须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7. 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8. 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9. 急诊室应设立留院观察病床,病员由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认真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留院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72 小时)。 10. 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和无名氏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1. 急诊病人不受地域与医院等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转院。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