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医生的办公室,您会看见一幅儿童画,画面上血液科6位医生的神态样貌惟妙惟肖,与本人的相似度达到90%.画中的小朋友旁写着“查清月”,画的下方写着“谢谢你们给我治好病。”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患儿画出的不仅仅是自己对医生的感激之情,更是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缩影!
据了解,患儿小清月来自贵州毕节,家住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山脚村。 小清月的母亲王嘉绘说:“清月在4岁时罹患肝母细胞瘤,入院时整个肝脏肿大,肚子像一个吹起来的气球一样。经过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化疗治疗,和外科的手术治疗,孩子现在各项指标已经基本回复正常。”
王嘉绘说,小清月住院期间,社会上许多的好心人、志愿者、爱心团队等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小清月,送去捐款。小清月听说有叔叔阿姨来看望她,开心了很多,她给他们画画看。在治疗过程中,清月会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会产生反胃、难受、呕吐。但是只要和清月说,我们来画个画,她就仿佛忘却了疼痛,一画就是一天。
“孩子以前在家里从来没有画过画,住院后,医院的社工送给孩子水彩笔和图纸,糯米老师到医院辅导小清月,孩子慢慢喜欢上了画画。后来,小清月说要画给她治病的医生,经过一次次的琢磨,终于画成了这幅血液科治疗医生群像。现在孩子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拿起画笔,她想画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画中6位治疗医生之一的叶启东医生说:“患肝母细胞瘤住院一年多,孩子接受了9期的化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已经出院,进入随访阶段。”
**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变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是根本。医务人员要从根本上体谅患者的痛苦和难处,把患者担心的问题和情况讲清楚、说明白,帮助患者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自然能够得到患者的体谅和理解。如果态度生硬,或者为了经济效益而对患者过度治疗,就会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患者来说,也要充分理解医生的辛苦。要在信任医生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不要一有不满就寻衅滋事,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
事实上,和谐医患关系往往能给予医生动力,最终为患者带去福音。总之,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