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患病期间多次出现急性加重症状,会对其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尽管我们一贯认为,感染是引起急性加重的「元凶」,但近期的研究发现,COPD 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为此,来自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的 Campos 教授等撰写了一篇综述,对支持 COPD 急性加重异质性的证据进行了探讨,考虑多种与分层相关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提出了一个可用于指导治疗的双轴 COPD 急性加重分类方法,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Lancet Respir Med 杂志上。
COPD 急性加重的异质性
COPD 诊断、治疗、防止全球策略中,COPD 急性加重定义为一次以呼吸症状急性加重超出日常变异,需要改变用药方案为特征的急性发作。尽管该定义简单明了,却也包含了许多对患者个体病理生理学异质性、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需求的未知。
病理生理学差异
COPD 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的原因众多:生理因素(炎症、水肿、感染),临床因素(心衰、肺栓塞、症状变化感知、用药依从性差)以及社会因素(缺乏家庭成员支持、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因急性加重的病因而异。因此,明确急性加重原因,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治疗 COPD 急性加重的首要问题。
COPD 急性加重常被认为是已有疾病慢性炎症过程的突然爆发,但引起慢性炎症突然爆发的诱因常难以查明。Bafadhel 等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了 4 中急性加重类型:细菌为主型,病毒为主型,嗜酸粒细胞为主型和少炎症型。每种类型在处于临床稳定期时,似乎都有其独特的炎症特征。随后 Gao 等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
不同的 COPD 急性加重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实际上,已有多项研究提出了采用多种生物标记物来指导 COPD 急性加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
抗生素
Anthonisen 等于 1987 年发表的研究认为,脓痰是 COPD 急性加重气道细菌感染的生物标记物。尽管这一临床表现的识别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低(15%),但敏感性高(95%),脓痰依然被推荐用于指导 COPD 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
其他具有更好诊断效力、提示 COPD 急性加重期气道感染的生物标记物仍有待发掘。其中一个生物标记物为 C 反应蛋白(CRP),但其在识别 COPD 感染病原菌方面仍存在争议。一项小型研究发现,识别细菌感染型 COPD 急性加重的 CRP 临界值为 19.65 mg/L(特异性 84%,敏感性 78%)。
另一种生物标记物为降钙素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一定出现 COPD 急性加重)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升高,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可降至正常。此外,在此类患者中,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低降钙素原水平的 COPD 急性加重患者也可从抗生素治疗中获益。此外,降钙素原水平无法识别 COPD 急性加重究竟是由细菌、病毒还是非感染因素引起,但是对需要入住 ICU 治疗的 COPD 患者,在提示气道感染方面,降钙素原要优于 CRP。
痰 IL-1β和血清 CXC 趋化因子配体 10 也被认为分别是细菌为主型和病毒为主型 COPD 急性加重的特异性标记物。然而,由于变异型大,临床难以检测,使得这些标记物尚无法进入临床应用。其他的生物标记物,如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和肽素,与院内死亡率相关,但识别 COPD 急性加重类型的作用尚不明确。
糖皮质激素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2%,血循环嗜酸粒细胞)被认为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COPD 急性加重的标记物。在概念验证研究中,Bafadhel 等研究发现生物标记物导向的治疗方案中,采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来指导 COPD 急性加重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安全有效。
骨膜蛋白为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内 IL-4 和 IL-3 诱导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是提示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最佳标记物。在哮喘患者中,骨膜蛋白可提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但目前尚无研究评估其在 COPD 急性加重中的作用。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似乎与病毒感染和痰嗜酸粒细胞升高相关,但是其与临床的联系相对较弱,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无法降低 COPD 急性加重患者的 FeNO 水平。
临床特征差异
COPD 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0 年前,Anthonisen 等依据三个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痰量和脓痰,对 COPD 急性加重进行了首次分层。最近,Aaron 等采用每日症状来确定 COPD 急性加重的时长,同时依据起病速度(快速和缓慢)将 COPD 分为两种类型,快速型病程更短,常在春季发病,而缓慢型则在冬季多见。
西班牙一项多中心研究提出了 4 种 COPD 急性加重的类型(亚型 A-D,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出现合并症来分类), 这些类型与不同医院环境(普通病房和 ICU)、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有无并发症以及死亡相关。
由于临床症状的差异,多个研究小组提出了 COPD 急性加重的预后评分,其中 3 种评分具有量化的阈值指标(见表)。BAP-65 评分是基于血尿素氮水平、精神状态、心律和年龄,将 COPD 急性加重患者分为了 5 个风险层。这些风险分层与院内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长、住院天数和费用相关。
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严重程度积分与院内死亡风险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