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温岭杀医案一周年:心有余悸 但仍需前行

温岭杀医案一周年:心有余悸 但仍需前行

2014-10-29 17:13 阅读:990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温岭杀医案一周年回访 2014年10月25日,王云杰遇刺身亡一周年。这天是周末,他的同事们纷纷在朋友圈里为他点起蜡烛。 更多的人或许已淡忘,尽管一年前的这天,发生在温岭第一人民医院的杀医案震惊全国。当天,医生王云杰身中七刀而亡,另有两名医生受伤。 此

    温岭杀医案一周年回访

    2014年10月25日,王云杰遇刺身亡一周年。这天是周末,他的同事们纷纷在朋友圈里为他点起蜡烛。

    更多的人或许已淡忘,尽管一年前的这天,发生在温岭第一人民医院的杀医案震惊全国。当天,医生王云杰身中七刀而亡,另有两名医生受伤。

    此案社会影响极大。案发后,***总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医疗秩序。

    一年过去了。这些事件的亲历者们,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年后,医患关系是否有所改善?

    钱江晚报记者重访这个曾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县城医院。
 


    温岭杀医案后,温岭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警务室

    医生:同事们相互关心更加团结

    10月10日早上7点半,温岭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们已开始上班。

    “这个话题太敏感了,我们不好多说什么。”记者一说到一年前的杀医案,多名医生这样表示。

    一年来,这个话题在医院里是被刻意回避的。

    80后医生赵杰(化名)在要求匿名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从医五年,父母、妻子都是医务工作者。

    赵杰说,杀医事件刚发生的时候,同事们的情绪很低落,但现在已经渐渐走出来了,“毕竟这也是个偶发事件”.

    在他看来,这个事件后的一年里,同事们变得更加团结,更会互相关心,“这一点变化是很明显的”.

    在这家医院的内网论坛里,如果有一个医生被打,大家都会留言表示关心,“比如会关注行凶的人怎么处理了,医院领导是什么态度等等,讨论很热烈。”他说,这在以前几乎是没有的。

    在这一年里,这家医院至少发生过两起伤医案,内分泌科专家陈恩福,在办公室门口被病人打断了鼻梁。另一名医生则在电梯里,被醉酒的人打了。

    接二连三的伤医事件后,医生们变得越来越小心。“比如对于不大好沟通的病人,交流时会更加注意,更加耐心,对一些麻烦的病人,能不收就不收了,或者推荐他们去其他医院。”赵杰如此坦言。

    虽然出身医生世家,但赵杰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学医,“如果有门路,我也想转到行政。”

    “我们医院一名儿科医生被患者打过,他已评上副高职称了,现在转到行政去了,管病例档案。”一名同样不愿公开姓名的老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现在的病人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还是很尊敬医生的,看了病会和你说谢谢,其实对我们来说,一句谢谢就够了。”这名老医生感慨地说,但现在有一些病人好像把你当成是服务员,“一些人觉得挂了号,有钱,就要用最好的药,你就一定要把他的病看好。可是,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仙啊。”

    亲历者:关注着嫌犯的消息

    尽管已过去一年,但对于事件的亲历者而言,这依然是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

    60岁的王伟杰医生和遇害者王云杰同科室,他们相交多年。事发时,王伟杰曾挺身而出,被刺受伤。经过两个月的休息,他回到医院上班。

    10月10日,再次见面时,已很难认出他来。与去年相比,他瘦了一圈。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婉言谢绝:“原因很复杂。”

    他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一些情况。

    “刚回来的时候,他都不敢最后一个下班,因为害怕,现在好多了。”知情人士说。休息的两个月是最痛苦的,一闭上眼睛,王伟杰就会想起那血腥的一幕,想起同事王云杰,有时憋得慌。“他会感到很多话没地方说。”

    “他给人动过很多手术,但杀人还是第一次见,更何况是身边的人,所以**特别大。”前述知情人士说,这一年来,王伟杰也关注着凶手连恩青的消息。他有没有被判**?什么时候执行?有一次,王打电话给医院领导打听,对方说“不知道”.王又联系了检察机关,得到的答复是“最高院的核准还没下来。”

    今年4月2日,浙江省高院二审宣判维持对连恩青**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核准。

    医院:安保升级,严重医闹事件少了很多

    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警务室特别显眼。这是杀医案后设立的,专门应对医闹及各种突发事件。

    “处置速度很快。”医院保卫处的王辉说,原先保安只有35名,现在已有70名,还增加了两个岗亭,“急诊室全天候执勤。”

    王辉介绍,保安都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配备有防刺背心、盾牌等,每次巡逻都有医护人员签字。

    “看到他们心理就有底了。”一名医生说。

    “可这些安全保障,是王云杰医生用他的生命换来的。”一名从医多年的老医生黯然地告诉记者。

    此外,医院11处重点区域实行了门禁,并配置了123个警铃,遇到突**况,按下警铃,就能快速得到处理。

    “安装至今已接警200多次,大多是一些矛盾**,有时病人情绪激动,吵起来了,我们就过去协调化解。” 王辉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为使医护人员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院方还专门请了武术老师免费教咏春拳。

    “现在已经是第二期了,第一期人最多,60个名额报名的有百来人。”王辉说,由于人数太多,教习的地点从原先的会议室搬到了武馆。

    该院医改处一名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已收到患者投诉60多起,这个数字和前几年差不多,但严重的医闹事件少了很多,“以前来拉横幅、摆花圈的不少,但是今年以来很少看到了。”

    被害人家属:老父去世,女儿出国

    王云杰遇害,最受伤害的无疑是他的家人们。

    “谢谢你们这么有心还记得。”王的妻子这样说,不过,她婉拒了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心情很不好。”

    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医院将王的妻子安排在下属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王云杰家境一般,在市区建了一所民房,出租了一些房间。房子是借贷款造的,王家现在每个月还在还贷。

    去年事发时,王云杰的女儿还在读高三,现在她已跟着亲戚在国外求学。

    “她想离这个地方远一点,心情会好一点。”王云杰的一名亲戚这样说。

    王云杰的父亲是温岭当地的一名老干部,王云杰遇害那天,他正在医院看病。

    “一开始,大家都瞒着他,说他出国了,出差了,但后来瞒不住了,因为以前王云杰经常去看望父亲的。”上述人士说。今年初,王父去世。

    同事们都说,王云杰医术高明,为人和善。“他的手很巧,很多高难度的手术,杭州上海的医生不敢做,他敢做还能做好。”同事们说,这样的医生遇害,对病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同样,对于行凶者连恩青的家庭,这也是一个悲剧。10月10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村子时,连家大门紧闭。

    连的家人正在煎熬中等待对连恩青的最后判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