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婴儿对社会线索的无意识处理

婴儿对社会线索的无意识处理

2014-10-29 16:49 阅读:1872 来源:生物360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一项研究发现,人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白即巩膜从而无意识地探测情绪和焦点方向的能力在婴儿期就存在了。大的、可见的巩膜是人类独有的,而且可能交流诸如恐惧等情绪或者表明焦点方向。 Sarah Jessen 和Tobias Grossmann向7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巩膜的图像,从

    一项研究发现,人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白即巩膜从而无意识地探测情绪和焦点方向的能力在婴儿期就存在了。大的、可见的巩膜是人类独有的,而且可能交流诸如恐惧等情绪或者表明焦点方向。
 


    Sarah Jessen 和Tobias Grossmann向7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巩膜的图像,从而确定婴儿是否像成年人那样被表达性的巩膜**。在第一项实验中,这组作者向24名婴儿展示了缺少面部背景的描绘了恐惧或喜悦情绪的巩膜的图像。这些图像展示了50毫秒,这低于有意识感受的阈值,用脑电图记录了大脑响应。与非恐惧性巩膜相比,面对描绘恐惧情绪的巩膜这些新生儿表现出了不同的应答。在第二项实验中,向22名婴儿展示了直接或回避的目光的巩膜。这组作者观察到了大脑对直接目光的与注意定向有关联的响应增加。对照**表明了这种大脑响应对人类巩膜具有特异性。

    这组作者说,这些结果表明婴儿和成年人一样对巩膜表达恐惧以及焦点方向敏感,而且这些响应是无意识地做出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