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移动医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对业界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但信息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后来者会面对很多挑战,需要医院管理者、技术提供者冷静思考,客观面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实践表明,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五个方面的支撑。一是领导层认识统一,把信息化作为医院发展战略。二是舍得投入,以确保信息化能够高标准建设。三是目标高远,定位、规划、建设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四是勇于创新,基于国情拓展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道路。五是注重标准化建设,为医院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事实上,在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中,医院和技术服务商都面临着一些难题。
首先是经费问题。比如移动护理系统,一些综合性医院因为难以承担上千万元的启动费用以及昂贵的后期维护成本,只在部分科室应用护理移动服务,且不能保证护士人手一台移动终端,导致系统应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是技术障碍。目前移动设备面临无线网络信号不均匀、条码识别率不高、待机时间短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
第三是规范化问题。比如要实现移动护理,首先需要规范的医嘱术语和护理知识库,但目前缺乏国家层面的标准。医院内部基于新型业务的流程和模式尚未建立,应用效益难以评估等问题,也需要一一面对。
当前面向患者服务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还存在定位不清、移动互联网属性不明等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开发的APP,只是单纯地把PC端系统搬到移动终端设备上,并没有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优势。比如目前大部分移动医疗产品将核心业务定位在预约挂号部分,然而患者到医院后的诊中部分却是服务的空白,需要移动互联网的系统支持。这提示我们,移动医疗核心服务从“卖资源”向“卖服务”转变,或许有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