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防慢性病之困”需更多社会联手

“防慢性病之困”需更多社会联手

2011-09-29 10:10 阅读:1568 来源:健康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我国已有2.7亿名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2010年疾病总负担48000亿元,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速赛过GDP

    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我国已有2.7亿名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2010年疾病总负担48000亿元,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速赛过GDP。一位医疗专家说:“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将吞噬掉经济发展的成果。”

    每5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慢性病患者,10个死亡的病人中,有8个就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因此产生的人均经济负担达到17777元。有鉴于此,卫计委部长陈竺1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曾表示,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他说,加强防止已刻不容缓。

    慢性病防止,是一个专业性的医疗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比如说,医生应该有能力更好地预防慢性病发生吧?答案或许并非如此。去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曾披露一个信息,在完成的对386家医院的4032名医生进行专项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医生群体健康状况不佳,超过四分之一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40岁以上无论男女,相对发病风险都远高于同龄普通人群。专家表示,工作超负荷、体力消耗大、心理压力大以及吸烟比例高、生活方式不健康是造成这种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

    与别国相比,在致病的社会因素方面,我们的问题可能更趋于严重,这正是出现这种“医不自医”现象的原因所在。健康透支,源于当下社会竞争过度,发展畸形,功利主义泛滥流行等因素。在一个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动不动就要被淘汰的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已经习惯于依靠“透支”与“过劳”来取胜。有人曾对2003年以来公开报道中能够找到的72位亿万富豪死亡案例进行梳理,发现17名死于自杀、19名积疾早逝。很多富人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和与工作有关的应酬上,休息与锻炼不够,长时间焦虑、紧张,最后造成了这样的“积劳成疾”。再者,高房价、高物价沉重地压在大多数国人身上,令很多人如旋转的陀螺一样,一旦启动就没办法再停下来。如果我们不愿意在“如何发展,如何健**活上”达成共识,缺乏足够的价值观引导,改变现状实在很难。

    能不能够获得健康食品,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在遇到慢性病发生时,是否能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很多时候,不仅仅只取决于个人意愿,也取决于整个社会大环境。在**的倡导与主导下,更多的社会共识,更多的社会联手,更多的互利互赢,以人为本,放慢发展的步伐,削减那些竞争过度带来的压力,才能够妥善解决慢性病带来的越滚越大的负担及威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