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重型颅脑损伤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
心肺脑复苏
各种发热
ICP 20~40mmHg,GCS 8分以下, 且瞳孔未散大
二、禁忌症
失血性休克
患有严重心肺疾患
<16岁儿童或>70岁老年病人
严重脑干功能衰竭
三、时机
尽早实施,越早越好
24小时内仍然有肯定疗效
四、方法
药物降温、体表物理降温、血管内热交换降温
常用方法:物理降温+冬眠肌松剂+呼吸机
卡肌宁+氯丙嗪作为肌松冬眠合剂,即:卡肌宁
2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给药速度20~40ml/h。
五、维持时程
多数在24—72小时,也可4—5天,最长可达14天
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h即可停止。
六、低温期机体的异常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诱发全身性小循环障碍和氧和作用障碍。
低钾:开始冷却即快速出现低钾血症,诱发致死性心律不齐。
血小板减少:低温使血小板变形导致凝血障碍。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及多尿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