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吕老汉因病住进河北省井陉县医院,2月16日,在该院的收费清单上赫然发现“处女膜修复术”费用330元。医院称,给吕老汉上处女膜修复费一事,经过核实,确实是该院工作人员上费时打印操作有误造成的,“纯属手误”。 莫说是年过七旬的病弱老汉并无“处女膜”可供“修复”,即便是18岁的小伙子也变不出“处女膜”来供这家医院“修复”!看来,这医院的收费人员勤收多捞惯了,以致连最起码的常识也顾不得了。 近些年来,有些地方的医疗改革确实让人看不懂:越改则医院的收费越高,越改而患者尤其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越看不起病。当然,对有些层次相当高的人们来说, 医疗无论怎么改革,“我自岿然不动”,因为他们享有相当优厚的特权,不但看病不用自己掏钱,而且只要自己愿意,哪怕一年到头泡在高档病房里疗养也没人敢说三道四。正是某些变了味的“改革”,配合着社会上一阵阵泛起的**之风,促使一些医院祭起“一切向钱看”的邪旗,于是,让少数医务人员迷失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方向,憋足劲儿一头扎进了钱眼之中而难以自拔。这样的状况,虽然不能说到处如此,却也并不鲜见,令广大百姓十分不满、怨声载道,这些理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不然,这样的窘况渐趋恶化甚至泛滥起来,终有一天会让百姓感觉难以容忍而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每一个期望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人都极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少数医务人员不顾职业道德,挖空心思地额外收取病人家属的钱财,首先是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但也应当指出,医院对医务人员缺少必要的管理教育,甚至本身就定出了向病人违规伸手的不当制度。因此,要消除此类严重恶化医患关系、损害医院声誉的可恶现象,医院的当家人必须切实地负起责任来,首先自身就要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而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始终不渝地用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和武装自己的属下,防止医务人员滋生“金钱万能”的错误意识。创收是应当的,但是钱必须收之有道、收之有据。当然,除了思想教育外,尽可能地关心照顾医务人员的生活和物质利益,也是医院领导不可遗忘的工作原则之一。如何一方面争取**对医院加大投入,一方面推动和促使医务人员不断地改进为病家服务的态度、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应是医院院长们着力探讨的课题。 有道是:老汉“修复处女膜”,不是笑话非传说;荒唐只缘钱迷窍,医生染病在心窝!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