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8 05:00
阅读:488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PT】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yiping23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9M 关注入数:557
【PPT】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yiping23 资源分类:
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
PPT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0.19M
关注入数:557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1人
上传日期:2012-11-06 10:49:54
【ppt】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 “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 Cardiopalmus 心悸 或者
C2 :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 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
生命八征(1)
生命八征(2)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
C、A、U、S。
1、体温(T):
正常值为 36 ~ 37℃;
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
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
正常 60~100次/分、有力;
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
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
正常 14 ~ 28次/分、平稳;
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啰音。
4、血压(BP):
正常收缩压 >10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 1/3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
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
则称之为高血压。
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
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
6、瞳孔(A):
正常直径 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 >30ml/h;如果小于25ml/h称为尿少、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 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
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
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
注重器官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
“开枪”、再“瞄准”,即: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