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2012年8月13日)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8 05:00
阅读:35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DOC】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2012年8月13日)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wenxinglx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6.12M 关注入
【DOC】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2012年8月13日)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wenxinglx 资源分类:
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
文档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6.12M
关注入数:380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25人
上传日期:2012-11-04 13:29:22
【doc】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2012年8月13日)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是个人查阅大量医学文献,浏览丁香园、医学影像园、华夏影像园、医影在线以及爱爱医等各大医学网站才收集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医学影像资料,其中也有部分资料来源于龙从杰教授等编著的《全身CT与MRI征象诊断学》书中,部分病例是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在此,向大家说明这点,以避免不必要的一些纠纷。其实,这也仅仅就是和大家切磋和共享,以提高大家的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为宗旨,并没有什么经济利益纠纷。为了提高其观赏性,对于一些比较典型的征象给予更形象的相似实物彩图,一来便于联系起来记忆,二来的确可以聚焦大家的眼球。做这些工作期间,虽然很费时间,但是个人喜欢,乐此不疲,如果大家也都认可,那么,自己的这个工作,应该还是很值的!01、鼠尾征:中央型肺癌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三类。支气管壁增厚(早期改变):正常支气管壁表现为“线”样影,“线”样影均匀一致,走行自然柔和,壁增厚表现为“线”样增粗,且粗细不均或呈串珠样,其走行略显僵硬,在右上叶,右中间段支气管发生的概率较大;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内癌浸润和管壁外淋巴结浸润包埋,致管腔狭窄,狭窄管腔可以形态不规则,但也可以很规则;肺门区肿块:中央型肺癌以形成肺门区肿块为特征,受累的支气管截断,断端呈杯口状,鼠尾状,有时可见腔内肿物,肿块的边缘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脐凹征,无强化的液化坏死区等。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3 类。管内型瘤体呈息肉状突入腔管,可以只侵犯支气管黏膜层,局限于支气管内壁一侧,也可以侵犯黏膜下层,CT 表现为管腔的狭窄、阻断。管壁型为肿瘤在支气管壁内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蔓延的方式扩展,CT 表现为管壁的增粗,呈小结节状或串珠状,且管壁略显僵硬。管外型肿瘤组织在向支气管壁直接蔓延和淋巴蔓延的同时突破支气管壁的外膜层向肺内浸润,CT 表现为肺门肿块。淋巴结转移显示为淋巴结的肿大,融合,肿大的淋巴结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晰,可有轻度强化,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融合可表现为不规则的肿块影,其境界不清,与周围血管、气道粘连,增强扫描有助于纵隔解剖结构的清晰显示,区分血管、淋巴结、纵隔肿块,以及显示较复杂的肺门结构。中央型肺癌可以直接侵犯纵隔,向纵隔内生长,形成纵隔肿块,与肺内肿块分界不清,甚至融为一体,以至于有时候纵隔肿块较大时,难以鉴别肿块是来源于纵隔或是肺内;中央型肺癌可发生肺内转移,转移结节多分布在肺的外周,呈边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多数密度均匀;中央型肺癌转移到胸膜、胸壁,表现为局部胸膜的增厚,胸壁软组织肿胀,以及胸腔积液;中央型肺癌可侵犯肋骨及椎体,导致肋骨和椎体的骨质吸收、破坏表现;中央型肺癌可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脏转移,脑转移等。CT 值增量的临床意义:中央型肺癌 CT 增强后呈轻到中度强化,可以是均匀强化也可以是不均匀强化,增强后 CT 值增量在 20~60 HU,肿块内液化坏死区域无强化。有报道认为肺癌增强强化后其 CT 值增量对肺内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重要价值。储成风等认为恶性肿瘤增强强化后 CT 值增量在 20~60 HU,若小于 20 HU 提示良性,大于 60 HU 则提示炎症性病变。但在实际工作中,CT 值的测定很不确定,出入较大,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扫描状态,及患者呼吸状态控制得好不好,以及不同的操作者所测量出来的 CT 值均有所差异,所以可以把 CT 值增量作为判断肺癌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