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H7N9锁定禽传人证据 院士否认基因变异致人传人

H7N9锁定禽传人证据 院士否认基因变异致人传人

2013-04-28 10:58 阅读:146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李兰娟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如果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她明确否认说过"人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如果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昨天(4月27日)明确否认说过H7N9病毒基因变异将导致"人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她表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李兰娟的团队最新研究表明,人感染H7N9病毒感染源已经确认为鸡等家禽,而让人最为关注与担忧的"人传人"悬念也有了端倪:病毒的基因如一部旋转楼梯,目前已发现其中3个"台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假如再有一个"台阶"移位,就会破坏"楼梯"的稳定性,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导致"人传人"了.

此后,以"院士称H7N9病毒基因3个已移位,再移一个就人传人"的消息迅速传播.

昨天,李兰娟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如果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她明确否认说过"人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感染源锁定"禽类"拿到了基因证据

"长三角"发现H7N9病例以来,一方面**关闭了活禽市场,许多农贸市场看不到鸡鸭了,市民也不敢吃了;另一方面,近40%的确诊病人却找不到接触过鸡鸭的流行病学史,那么鸡鸭到底是不是H7N9的传染源?这篇文章首次在国际上拿出了证据:H7N9病毒就是从禽类向人类传播的.

李兰娟院士介绍说,我们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的鸡中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进行遗传学比较,研究发现,毒株之间的基因序列非常接近,同源性超过99.4%.

 监测人传人找到有效方法

H7N9病毒是2011年从韩国的野鸭身上分离发现的.今年3月,它从禽类"跳"到哺乳动物和人身上,那么H7N9病毒会不会在哺乳动物之间来去自由,导致人际间的传播扩散?

浙大一院撰写的论文表明:如其他病毒一样,H7N9有它特有的基因序列.如果把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比喻成一条长长的楼梯,那么不同的基因和位点,就好像是其中的台阶和其定位.

此次研究发现了其中4个"台阶"及定位是关键.研究发现,有个H7基因里的2个氨基酸位点已发生了"移位",相当于2个台阶位置变了,这意味着病毒与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亲和力增强了,所以今年春天,H7N9从禽传给人变得轻而易举了.

目前,科研团队已发现它们中1个位点已发生变异,要高度警惕的是,如果这2个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使病毒发生有效的向人传播.

"这个可能性大吗?"记者问.

李兰娟说,以往的H5N1及其他甲流病毒中,这位点没有发生过变异.不过,不等于说它以后在H7N9中也不可能,因此需要密切关注.

H7N9病毒"嗜肺" 原因也找到了

临床研究还发现,H7N9禽流感感染者的症状与H5N1禽流感大致相似,患者出现高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的3~14天内出现呼吸衰竭.

也就是说,H7N9病毒的确"嗜肺".其原因在研究中有了新的揭示.研究者发现,重症感染患者中普遍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肺被病毒大量侵蚀.找到原因之后,研究者又在临床治疗中,创造性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来清除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避免了大规模的"细胞因子风暴",帮助患者渡过器官功能衰竭难关,从而降低了病死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