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起搏器故障?
2018-03-28 10:13
阅读:6714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起搏器有感知和起搏两个***的功能,起搏术中可单独或同时出现已上障碍。起搏功能障碍有
(1)起搏信号振幅改变:幅度增高见于双极系统中绝缘系统不良而漏电;幅度减低比较多见,是由于双极系统中脉冲发生器失灵、电极之间短路或部分导线折断;起搏脉冲信号的额面轴发生改变见于心内膜导管电极移位;呼吸运动也可使电轴发生轻微改变。
(2)起搏脉冲外出阻滞:当自身心律下降时,起搏脉冲按时出现,但心室不被应激或间歇应激,心电图表现脉冲信号后QRS间歇出现甚至无QRS波,见于①导管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良甚至脱离;
②Q-T间期延长或脉冲落在心室的不应期内;
③心肌因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导致心肌应激性下降,对脉冲**反应性下降;
④导线在体内部分绝缘系统部分破裂漏电;
⑤起搏器输出电压或电流强度不足,或起搏阈值增高。纠正方法增加能量输出强度,检查导管电极位置,导线是否漏电,更换电池或进一步处理。
(3)起搏脉冲消失:原因有导线断裂、起搏输出端与导线连接分离、脉冲发生器构件失调、电池耗竭。判断起搏感知功能障碍,必须在心电图中同时记录到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遇到感知障碍,调整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即可纠治。常见感知功能障碍有:
(1)感知过度:起搏器感知后的逸搏间期明显长于预定逸搏间期,甚至导致心脏不适当地抑制而出现临床症状,常见于起搏器感知其后电位及生理电压如T波;导线断裂或连接松弛也可产生假信号及外界磁场干扰,导致起搏不规则。
(2)感知消失:在起搏器不应期外提早出现的自主心律其后未见起搏逸搏间期,心电图显示提早出现的自主心律呈插入型早搏。常见原因为起搏电极与起搏器正负极接反、电池耗竭或起搏电路构件故障。
(3)感知功能减退:起搏器对其不应期外提早出现的自主心律有时能感知,有时不能,或感知后下一个起搏脉冲推迟出现,且自主QRS至该起搏脉冲的间距,短于起搏器原定的逸搏间期常见于自主QRS电压太低或电池耗竭。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