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他莫西芬类药物可有效治疗AI抗性乳腺癌

他莫西芬类药物可有效治疗AI抗性乳腺癌

2012-09-28 13:27 阅读:1868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一项小型日本试验结果显示:他莫昔芬类药物可有效治疗已接受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绝经后女性晚期乳腺癌,延缓病情进展。据熊本大学Hirotaka lwase博士及其同事在乳腺癌研讨会中报道称: II期试验中,分别给予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托瑞米芬(

    一项小型日本试验结果显示:他莫昔芬类药物可有效治疗已接受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绝经后女性晚期乳腺癌,延缓病情进展。据熊本大学Hirotaka lwase博士及其同事在乳腺癌研讨会中报道称: II期试验中,分别给予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托瑞米芬(Fareston)和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Aromasin)治疗,前者的临床受益率约为后者的两倍。托瑞米芬组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降低38%;虽然两治疗组之间的客观有效率和总生存期没有差别。

    研究小组在海报展示中总结道,“该研究结果显示:因为治疗AI抗性乳腺癌有效,且结果证实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已知的获益;120mg托瑞米芬应作为复发性乳腺癌可选择的二线或三线激素治疗药物,用于已接受非甾体类芳香酶抑制剂(AIs)治疗无效的乳腺癌患者。”“此外,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不适用于治疗已接受非甾体类AI乳腺癌无效的患者。”

    研究人员已开展另一项试验,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Faslodex)对比,观察托瑞米芬在治疗AI抗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已确定非甾体类芳香酶抑制剂在辅助疗法和治疗复发性、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女性中的作用。治疗无效可导致下一步内分泌疗法的临床不确定性,Iwase小组指出。SERMs、甾体芳香酶抑制剂、氟维斯群等治疗药物可用于应答非甾体类芳香酶抑制剂进展的患者。

    为提供疗效指导信息,Iwase和他的同事们开展一项非盲、多中心、随机试验,共计纳入91例已接受非甾体类芳香酶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该试验于2008年-2011年进行。

    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入托瑞米芬或依西美坦组进行治疗,直至病情恶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或死亡为止。主要疗效指标是临床效益率(客观有效率结合疾病控制率)。患者年龄中位数约60岁,先前无病间期为8-10个月,约3/4患者已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内分泌治疗方案。约70%患者已对先前非类固醇AI治疗做出回应。

    主要疗效分析对象包括托瑞米芬组40例和依西美坦组45例的临床数据。托瑞米芬组的临床活性有4例部分应答,1例完全应答,有14例患者病情稳定长达24周甚至更长,临床有效率为47.5%。依西美坦组中,有1例完全应答,11例病情长期稳定,临床有效率为26.7%。托瑞米芬组的客观反应率更高(12.5%vs.2.2%)

    托瑞米芬组和依西美坦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5.7个月和3.5个月;即托瑞米芬组病情恶化风险降低38%。托瑞米芬组总体生存期更长,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8.6个月vs.15.4个月)。托瑞米芬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相对更高,但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都很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恶心(4例),疲劳,潮热和盗汗(两组各3例)。两组中没有出现3-4级不良事件。

    特邀评论员,杜克大学医学学士及哲学博士Matthew Ellis称:依西美坦是弱内分泌成分,其特征是对非类固醇类AI耐药。更有趣也可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采取依维莫司与氟维斯群、托瑞米芬或他莫昔芬联合应用,可能与依维莫司结合依西美坦对照组相比。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