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医学进展 > 小儿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小儿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2012-05-28 14:50 阅读:231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小儿铅中毒(1ead poisoning)大多数经消化道摄入引起。2001年4月,美国儿科学大会上,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报告指出,小儿血液中铅的含量增加至100ug儿时其智商下降11.7个百分点。小儿由于生长发育、代谢及行为的特点,对铅污染和铅毒性更为敏感。随着我国

    小儿铅中毒(1ead poisoning)大多数经消化道摄入引起。2001年4月,美国儿科学大会上,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报告指出,小儿血液中铅的含量增加至100ug儿时其智商下降11.7个百分点。小儿由于生长发育、代谢及行为的特点,对铅污染和铅毒性更为敏感。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流行率在30%-40%之间,仅广州市和北京市0-6岁小儿血铅平均值分别为89.23ug/L和98.8ug/L,血铅超标率分别为46.7%和35.7%。因此,小儿铅中毒防止现状与研究进展也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下面笔者重点就小儿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小儿铅中毒的原因

    1.1 小儿铅中毒一般因素

    1.1.1 母源性
    近年来对母源性铅污染的研究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蒋新液黄惠萍等研究结果提示,高血铅水平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铅转移给胎儿。所以母源性铅污染也是小儿铅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

    1.1.2 骨源性
    也称内源性铅暴露,即沉积于骨骼(储存池)中的铅溶解进入血液。成人摄入体内的铅90%以上蓄积于骨骼中,小儿仅占66.7%左右,且小儿储存池中的铅流动性较大,易引起内源性铅暴露。

    1.2 小儿铅中毒外部因素

    1.2.1 工业性铅污染
    是造成小儿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铅污染的工业有印刷、冶炼、造船、机械制造、电池工业、水泥厂等。

    1.2.2 农业铅污染
    农作物受着双重污染的影响,一是工业的废气、废水、粉尘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二是超标农药的使用加重农作物、植物中铅污染。

    1.2.3室内及家庭环境的铅污染
    随着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室内装修日益普遍,而各种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均含有铅,油漆可散发出含铅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1.2.4 学习用品与玩具
    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小儿玩具和学习用品如课桌、铅笔、蜡笔、涂改笔等多数有油漆,而油漆中含有铅,对小儿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1.2.5 其它
    (1)生活用品:如化妆品、染发剂、电池、含铅玻璃杯、釉彩碗碟、铅水管等。
    (2)食品:某些食品(如爆米花、皮蛋)含铅量甚高,食用过多足以引起铅中毒。
    (3)燃煤、燃料:煤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铅尘。

    2.小儿铅中毒毒理学机制

    2.1 小儿铅中毒子学机理

    2.1.1 铅对染色体的影响
    在细胞分裂时期干扰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造成不正常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体交换频率上升。

    2.1.2 铅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P)在化学诱导肝癌发生的老鼠的癌前期损伤和肝癌中表达量特别高,离子铅可以增加老鼠肝和肾中GST-P的表达量。

    2.2 氧化损伤方面的铅毒机制

    2.2.1 诱导活性氧产生
    铅通过干扰卟啉类物质的代谢,影响血红素的合成而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微量的铅可抑制含巯基8氨基Y-酮戊酸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血红素的合成,造成δ氨基丙酸在血液和尿中累积。s氨基丙酸可发生烯醇化,形成烯醇式δ氨基丙酸,烯醇式δ氨基丙酸自由基还会进一步破坏DNA。

    2.2.2 影响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铅处理后,红细胞膜变脆,通透性增加,结合于膜上的酶和蛋白质组成发生改变,膜脂质的过氧化水平增加。

    3.小儿铅中毒对健康影响

    3.1 小儿铅中毒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铅中毒可导致贫血,在儿童主要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2 小儿铅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对小儿神经行为的影响始于胎儿时期的铅接触。铅很容易通过胎盘,且发育中的内皮细胞不成熟,所以铅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因而铅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明显。除此之外,铅对小儿智商(1Q)的影响也很大,小儿IQ值随血铅含量升高而下降。

    3.3 小儿铅中毒对其它器官系统的影响
    铅对心血管、肝脏、肾脏、骨骼等器官也有一定毒性作用-。

    4.小儿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小儿铅中毒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不适。即使是血铅水平属轻、中度,铅中毒者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往往被忽视而误诊。多数小儿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注意力缺失、多动、学习成绩下降,以及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均非小儿铅中毒所特有,如不进行血铅测定就无法发现而漏诊或误珍。

    5.小儿铅中毒的诊断

    按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订出小儿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1ug/L=0.00483umol/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它血液生化变化。小儿铅中毒可分为五级:I级:当血铅值<100ug/L时,身体处于相对安全状态;II级:血铅值100-199ug/I,属轻度铅中毒;III级:血铅值200-449ug儿,为中度铅中毒;IV级:血铅值450-699ug/L,就是重度铅中毒;V级:血铅值≥700ug几时,为极重度铅中毒。至今,这一标准已广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

    6.小儿铅中毒的治疗

    6.1 小儿铅中毒的驱铅西药治疗

    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是我国创用的治疗铅中毒的有效药物。它对肾脏无毒,用药使上述微量金属的尿排出量增加不多,对一般慢性铅中毒与急性发作的铅绞痛的疗效与CaED-TA相等,可作为治疗铅中毒的首选药物。NaDMS可肌注或静脉经注,副作用有口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二巯基丁二酸(DMSA)可以口服,给药方便。对铅性脑病可作为首选药物试用。

    6.2 多种营养素和保健制剂

    近年来,随着铅毒作用的逐渐阐明,使用对铅毒有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驱铅已成为小儿铅中毒防止的一种趋势。一些元素(如钙、锌、铁、硒等)、维生素(如B1、C、E、B6等)、氨基酸(如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蛋氨酸等)和其他食物成分(如果胶和食物纤维)等,无论单用还是联合使用都有一定的驱铅效果。

    6.3 小儿铅中毒的中医中药治疗

    近年来,中药驱铅研究也有了一些进展,在传统的辩证理论解毒祛邪、补脾扶正基础上,佐以西医驱铅理论,研制生产了一些中药成剂,如智杞颗粒、杞枣口服液等,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与传统驱铅西药相比,减少了副作用,增加了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