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学非所用 好多人可能念了“假的”医学专业?

学非所用 好多人可能念了“假的”医学专业?

2017-02-28 19:58 阅读:125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之一《Lancet》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05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发现在1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470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而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增幅仅为16%。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医学排名第一。总的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原因何在?难道很多人念了“假的”医学专业?
  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之一《Lancet》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05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发现在1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470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而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增幅仅为16%。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医学排名第一。总的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原因何在?难道很多人念了“假的”医学专业?

  研究发现,在10年中,中国毕业的五年制学生是431万名,7年制硕士是41万人,合计473万。但在这一期间,中国注册的医生仅增加了75.2万人,增幅15.9%。

  10年中,25~34岁的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农村地区医生缺口达到50万人。

  作者认为,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中国某些医学专业领域将面临医生短缺。该文章没有指出医生退休的比例。

  医生资源短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而在中国,目前还有近一半的医生没有本科学历;而高等医学专业培养的大量医学生,毕业后不愿从医的现象普遍,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医疗发展的人才困境,并成为中国医改难以见效的主要掣肘。

  在医师的培养路径上,高校医学院的毕业生只是“半成品”;要成为真正的医生,毕业生还得到基层医院或者三甲医院接受临床教育。但受限于三甲医院的实习名额有限,大多数的毕业生只能去基层医院实习,最终留在基层医院工作,和供职医院维持“一对一”的固定关系,没有办法往三甲医院发展。面对这样的选择,许多医学生放弃从医。

  曾有专家强调,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一系列问题中,医生问题是医疗服务痛点的核心,而医生就业制度改革是解决医生问题的关键,医生多点执业和创建更多的医生诊所是改革途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