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医生都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练就一身好医术,解决患者的疾苦,成为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我国血管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医生自由执业的代表性人物、中国首家医生集团(Dr Smile Medical Group)创始人张强医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以下是张强医生的自述)
这个故事发生在20年前。当时,我是一名小主治。
一位浙江萧山的农民,因为脚底流脓三年,看门诊遇到我。
大致病情是这样的:在家盖房子时,他不小心从手脚架上落下。幸好他双脚着地,去医院只发现左足底有个伤口。当地医院给他做了清创缝合。
不幸的是,随后几年足底伤口流脓,始终不愈合。他跑了大小十多家医院,先后在局部麻醉下做了十多次清创手术,结果还是失败。
接诊后,我思考了几个问题:(1)是否伤口里有异物?(2)为什么十多次清创手术都没有效果?(3)如果我采用常规的清创手术,是否还是同样的失败结果?
必须彻底打开伤口检查!必须采用硬膜外麻醉,让病人处于术中彻底无痛状态!就这样,我决定大动干戈。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在足底很深的位置,取出一块已经被组织和脓液包裹着的橡胶块。
找到了罪魁祸首,处理就很简单了:取出异物,反复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予以旷置开放5天后,予以缝合。嘱病人三周内不用病侧脚着力踩地,缝合三周后拆线。
躲在足底深处的这块橡胶从何而来?
真相还原:病人从手脚架落下,刚好一只脚踩在地面木板上的一枚铁钉。铁钉把病人鞋子底的橡胶戳进足底。由于鞋底橡胶收缩和沾满泥巴,使得鞋子破口不明显。
病人去医院,医生每次都是在局部麻醉下做清创。因为病人喊疼痛而清创难以彻底而无法发现异物。
另外,一般下肢伤口缝合后两周拆线,但对于着地受压的足底是不够的。
伤口在缝合后过早着地行走,加上过早拆线,也是每次手术后伤口不愈的因素之一。
如果不是认真思考和检查,如果不是采用非常规方法,可能这位患者还不知要重复挨多少刀,吃多少苦!
病人病愈后,请我到他的新房子做客。回家时,我的车上载满了各种鸡鸭甘蔗土特产。后来,村里的很多人看病都来找我,把我这位年轻医生视为名医。
通过这起经历,我常常告诉我的研究生:即使暂时不能做惊天动地的大手术,但只要你认认真真地给病人看病,多思考学习,在患者心目中你就是“名医”.
救死扶伤是医生职业的特性。这个特性决定医生可能更看重职业所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想要赚钱可以选择其他更好的行业。张强医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医生要用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施医仁心,日积月累,功夫到家,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