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不少快速成名的故事,激发了人们对塑造个人品牌的热情。但有些事情走得快不如走得稳。医生想要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是一种经验长期积累,口碑传播的慢速建立模式。
互联网时代 年轻医生也能成就自己的品牌
互联网社区时代的兴起,改变了医疗系统的很多规则和玩法。原来大家认可的大医生大都来自于大医院的大专家,年轻的医生几乎没有机会成为明星医生。
但“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辈分只有勤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教授潘湘斌认为,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通过勤奋努力,年轻医生也能成就自己的品牌。年轻医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为自己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关系,让患者了解自己,为自己带来目标患者。
互联网时代 品牌医生的核心价值演变
医学新知的传播,以往会受到地域、学术地位等因素影响,大医院的医生、高职务的医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新知识,而互联网有可能会打破知识的垄断,医生的江湖也将更加扁平化。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肺移植领域权威专家陈静瑜眼中,可以跟北上广的大医院医生站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是互联网带给他最大的益处。2011年左右,陈静瑜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开始了肺移植领域的科普教育和学术交流,从此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通过微博的呼吁和沟通,他还改变了器官转运的流程,推动民航转运器官绿色通道的建立,促进尘肺病人救治等文件的***。他还利用书画方面的业余爱好,在微博上进行作品义卖、义拍,共筹到90万元左右的善款,用于赞助3位贫困肺移植患者。“品牌的建立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靠社会的认可,医疗界同行的认可,病人的认可。在网络平台上,做自己的品牌要孜孜不倦,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让品牌长久存在。”陈静瑜说。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品牌医生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的是 “第一是学术品牌,第二是服务品牌,第三应该是社会责任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郑树森表示:“品牌医生要有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精神;应该成为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很强的科研能力,还要有一流的教学水平,能写文章;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医生的内涵有变化部分的是个人品牌将越来越人格化。医生对待患者的方式、人格魅力等因素将会越来越重要。医疗70%是服务,虽然现在很多医生认为医疗不是服务,是靠技术吃饭,但其实技术最后到人就是服务,老百姓关心的也是你能提供怎样的医疗服务。所以,如果你愿意做品牌医生其实也就意味着你认可自己做的就是医疗服务。
互联网是品牌传播的加速器
过去,一名优秀医生金字招牌的建立动辄需要几十年,因为医生品牌是通过门诊和手术量的堆积,依靠患者口口相传建立起来的。这种传播方式往往使医生直到年过中年,才能拥有有影响力的品牌。但互联网天生就是品牌和信息传播的加速器,互联网使医生品牌传播速度相比过去明显加快。
如果你是一名骨科医生,此时此刻正在手术台上,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你的一群老病人正因为你形成了互联网上的小社区,有人在读你的文章,有人在填写疾病的反馈量表,也有人在填写复查报告,还有一些人正在为你写好评,大家在互联网上围绕着你,你想不出名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