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深圳将组建“联合医院” “团购”医疗人才

深圳将组建“联合医院” “团购”医疗人才

2015-09-28 11:52 阅读:919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深圳有240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占了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77.6%,其中民营医院只有77家,其他均为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从整体上来看,深圳民营医院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人才不足,与公立医院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形成充分竞争的医疗市场,只有三分之一的民营

    深圳有240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占了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77.6%,其中民营医院只有77家,其他均为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从整体上来看,深圳民营医院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人才不足,与公立医院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形成充分竞争的医疗市场,只有三分之一的民营门诊部和诊所能够盈利。
 


    尽管近年来各级**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深圳也***促进社会资本办医的优惠政策,但是数量众多的民营诊所、民营门诊部等小的医疗机构仍被很难获得支撑。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深圳市抗衰老研究会和深圳市科普志愿者协会成立了“福田区健康志愿者服务中心”,并将筹建“社区联合医院”,帮助小型民营医疗机构自救走出困境。

    现状

    仅三分之一民营门诊部和诊所盈利

    自2009年开始的第二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以来,各级**政策密集发布,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的统计,深圳有各类医疗机构2784家。其中,医院121家,公共卫生机构62家,门诊部477家,私人诊所和企事业内部医务室2112家,其他卫生机构12家。与上一年相比,卫生机构总数增加556家,其中医院新增4家,妇幼保健院增加1家,门诊部增加87家,私人诊所和医务室增加464家等。

    尽管在政策的引导下,各路资本也蜂拥而至医疗市场,但是深圳民营医疗市场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小型的民营医疗机构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生存状况。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秘书长邓红照告诉记者,福田区目前有300多家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包括西医、口腔和中医三个类别,只有三分之一的医疗机构能盈利,另外三分**是亏损或者保本运营的,而盈利的多是一些管理规范和连锁医疗机构。

    “造成民营医疗机构亏损的原因既包括行业信誉度不高、人才缺乏、管理经营等内部因素,也包括政策、监管等外部制约。”邓红照说。外部因素上,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人才用地、租金、税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和价格水电费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存在不均等竞争格局,致使其接诊和住院人次远低于公立医疗机构。比如福田区几百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仅有7家被纳入深圳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主要是医保设置门槛太高,对医疗机构的范围、人员资质以及专家等条件设置严格,大部分的社会医疗机构很难申请到医保。”邓红照说。

    内部因素上,长期以来,民营医疗机构“坑蒙拐骗”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老百姓对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小诊所、门诊部的印象不是很好,导致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也很差。“公立医院树立的‘百年老店’品牌,而民营医疗机构行业的信誉度和口碑则相对比较差,即使是公立医院很有名的医生去执业,去看病的患者人数也大打折扣。”深圳市抗衰老研究会会长李光说,“再好的专家到了民营医疗机构,患者也不会很信任。”

    行业信誉度不高则是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所导致的。大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这些医疗机构比较急功近利,经验管理很不规范。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多半本身也是医生,或者也就只有一个医生,有的也缺少管理知识,对于机构的发展缺少科学的指引和系统的思考,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优势,也难获得老百姓的认同。

    除了信誉度和经营管理外,人才是这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和“短板”.“医疗机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邓红照说,民营医疗机构要想建立赢得患者信任,必须要有好的医疗人才和医疗技术。然而,由于在科研立项、职称晋升、户籍政策等方面存在劣势,民营医院即便开出数倍于公立医院的年薪,也不易吸引业务骨干。如今,很多民营机构的人才靠“两头”人才,即刚退休的老专家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年富力强的中间力量。虽然目前深圳已***政策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是,这项政策很难“落地生根”,公立医院的医生仍很难道民营医疗机构去执业坐诊。

    对策

    社区民营医疗机构捆绑式发展

    虽然深圳***鼓励社会办医政策,但是政策多是鼓励办高水平的社会医疗机构,民营诊所、门诊部等小的医疗机构仍难获得支持。因此,面对社会资本办医诸多不利因素,深圳一些民营门诊部和诊所开始抱团取暖,进行自救。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深圳市抗衰老研究会和深圳市科普志愿者协会成立了“福田区健康志愿者服务中心”,并将联合区域内各种民营医疗机构,筹建“社区联合医院”.

    李光透露,这个“社区联合医院”就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医院,把一个街道内所有分散的民营分诊部、诊所、中医馆、口腔等医疗机构组织起来构建成一个大“医院”,“口腔诊所就是这个医院的口腔科,中医门诊部就是中医科……”整合这些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社会等资源,在人才、管理、广告宣传等方面捆绑式发展,弥补目前这些医疗机构的缺陷。

    “比如在人才方面,民营诊所、门诊部没有自己的专家团队,也没有专家会诊模式,‘社区联合医院’就可以从各个机构抽出优秀的人才,组建自己的医疗专家团队进行会诊,也可以以组团的形式与公立医院专家进行互动。”李光说,通过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盟互动,提高整个民营医疗的美誉度。而且联合医院还将与人才***网站进行合作,“团购”人才,缓解人才的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加入“社区联合医院”的医疗机构还可以组团进行市场推广和公益活动,“医疗机构可以进行捆绑式营销和广告推广,组团参加专业培训等,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李光说,而健康志愿者服务中心还会帮助医疗机构在社区开展创新型的健康***活动、健康科普宣传等,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民营医疗机构,提高机构的信誉度。此外,还将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李光透露,“社区联合医院”模式将率先在福田区启动,模式成熟后再推广到全市。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