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政策风口,谁是最尴尬的人?
2015-08-28 11:37
阅读:2038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近日,新浪微博网友@辽宁医学研究生 发布的一篇名为《走投无路!辽宁千名医学研究生的**》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文中称,辽宁省三所医学院的800多医学专业硕士没有规培资格,学生将无**常毕业。短短两天时间,该文已有超过10万人阅读,1400余网友转发
近日,新浪微博网友@辽宁医学研究生 发布的一篇名为《走投无路!辽宁千名医学研究生的**》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文中称,辽宁省三所医学院的800多医学专业硕士没有规培资格,学生将无**常毕业。短短两天时间,该文已有超过10万人阅读,1400余网友转发。
据辽宁医学院的学生称,由于辽宁省1-3月份完成招生,4-5月份辽宁省规培部门确定了规培名额限制,导致招生人数大于规培名额,所以一部分人不能接受规培。为此,学生们在7月25日参加了规培选拔考试,结果已于8月24日公布。该学生称,结果显示,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三所高校有800多专硕未获得规培资格。按教育部的规定,这些学生将无**常毕业。
8月26日,辽宁省卫计委发布通知《我省启动2015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工作》,通知中称“省规培中心建议,针对辽宁较为特殊的实际情况,应在一个合理的过渡期内,逐步消化问题。目前,对于拒绝接受规培和不具备参加规培条件的研究生,可在过渡期内,暂沿用以前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予以毕业。”
然而,该通知并未从实质上解决辽宁学子所面临的规培问题。@辽宁医学研究生 再次发布文章:
迷茫过后依旧迷茫,公平背后何为公平?
辽宁省卫计委一纸声明,似乎为持续了两天的躁动画上一个句号,然而,我渐渐感到更大的惶恐与不安。心力交瘁似乎已经难以形容此刻的心情,这本不该是这个年岁,这个身份所应该面对思考的问题,但无奈,我们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当事人。
五个月前,和所有得知被研究生专硕录取后的全国学生一样,我们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对未来的科研学习充满着期冀。2015年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从一开始的录取就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战场,他更加惨烈更加血腥,因为它和规培挂上勾,这意味着10年的教育培养可以减少到8年,这无疑减轻了很大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无疑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所以,当我们幸运的成为辽宁省的一名专业型硕士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喜悦的。
然而,事情并非如想象中那样顺利。我们并未如愿得到如国家政策所规范的一样被纳入规培,我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尴尬的存在。7月上旬,得到考试的通知,被要求全部考试,这里且不论此次考试的合理性,但就是这次突如其来的考试,就让我们措手不及。当时已经浮现的反对声音被时间渐渐淡化。或许迫于各方压力,或许对结果估计不足。7月中旬完成报名,7月25日全省统一考试,也不论考试范围是否合理。在大家沉浸在暑期的时候,我们有两所开始了研究生的课程,为了更有效的完成规培工作,大家都热忱高涨,尽管面临着一些因假期人员放假带来的不便,但大家都努力克服着。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支持国家新政,努力完成理论课学习,更早的进入临床,顺利高效完整的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看似平静而充实的生活在8月24日晚被打破了,一份流传出的住院医师规培录取的名单彻底打破了辽宁省的宁静,并不是全部专硕研究生规培,而且占据了相当比例。作为一个未被录取的专硕研究生,迷茫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词语。随着事态的发展,我们在为下一步的选择而迷茫,而彷徨不安。因为,政策规定,没有规培意味着只有***。所以从那天整个辽宁省的未规培专硕学生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担心,这本不是我们这个年纪该考虑的事情,这不是一个经过正规考试进入正规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该考虑的事情,但我们却不得不考虑了。因为,还未开学就面临无法拿到学位似乎也越来越变成现实。我们不想再妥协下去,因为我们不想三年轻春用完后被抛弃,我们不想迷茫三年后继续迷茫,不想在惴惴不安中去完成研究生学业。没有人想把自己放在社会,**,学校的对立面,所有学生都支持新政并怀着一颗仁心去完成学业。更好的行医,更好的救死扶伤。信息的不对等让大家的不安发酵着,但凡没有走投无路,没有人愿意拿出宝贵的学习时间来应付各种单纯的我们未必能应付的事情。
两日来,我们做了许多,和管理部门交流,请求,开设话题,以期许有人能够给我们明确的答复,让我们能够如愿得到该有的规培资格。也幸运的得到一些媒体的报道,以及辽宁省卫计委门的解释答疑。可是,这本应该是个句号,但通读文件,我感到更大的惶恐与不安。最后的“毕业”落款,感到满满的应付,只有***是毕业,***加***也是毕业,***加***加规培证才是政策要求的毕业,我只是想知道所谓的毕业是如何形式的毕业。另外谈到公平,这真是所谓的公平吗,当一边是经过研究生考试刷掉将近三分**的研究生群体另一边没有任何门槛报考的社会人员按相同比例来录取规培人员是否合理?研究生报考医院涉及导师问题,很难自由进行医院选择,这是隐形的限制难道就能无视?为什么附属医院扎堆,为什么有的专业扎堆,难道没有它客观存在的原因?在一方被种种规则限制,而另一方没有任何限制,还要在一起进行统一考试,竞争录取,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研究生进行二次规培考试本身就是一件违背公平的事情。一件从一开始就失去公平的事情有什么理由继续维护?我们只是想要全员规培的名额,只是不想进行了同样的努力,我们却比幸运的被纳入规培的人缺少一些东西。
我们同样也时刻担心舆论种种的变化,不会被非法的极端的人利用。我们承认自己的单纯,单纯的仅仅不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单纯到走投无路,集体**。我们或许能力有限,或许学识不深,但自从走上医途,就从未退缩。五年过去了,我们坚持着。同仁被害,我们坚持着。繁重的规培,我们依然没有退缩,所以,请给我们机会。
我们默默努力着,坚持着最初的坚持,做着本不该我们做的事情,思考着本不该我们思考的问题,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忧心。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这对于我们是最苦涩的时代,这又是一次选择,也将会是一次改变。相信迷茫的过后会有更加坚定的目标,公平的背后会有真正的公平。
By thillcc
沸沸扬扬的辽宁医学生规培**事件至此仍未得到一个圆满的答复。从年初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级医学研究生的来信,到南京2014级硕士研究生的百人**书,再到今天的辽宁医学生千人**,我们不禁要询问:规培,一句“政策改变”,就可以将众多医学学子拒之门外吗?
学医不易,请珍惜学子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希望学子们的声音能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关心!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