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2011-12-28 14:40 阅读:362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黄曲霉毒素在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 远远高于***、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在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

    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黄曲霉毒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2、黄曲霉毒素具耐热性

    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280℃。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

    3、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氰化物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2)慢性中毒: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3)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其致癌特点是:

    A 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实验肿瘤;

    B 致癌强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六六大1万倍;

    C 可诱发多种癌,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诱发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