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让社区急救守好第一道健康防线

让社区急救守好第一道健康防线

2015-02-28 11:38 阅读:1192 来源:环球医学资讯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身体出现问题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急救,这已经不再是梦想。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已经在全国率先实行急救社区化,初步形成了以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龙头、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点、15家三级医院为支撑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对多年来急救

    身体出现问题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急救,这已经不再是梦想。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已经在全国率先实行急救社区化,初步形成了以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龙头、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点、15家三级医院为支撑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对多年来急救社区化的工作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急救社区化”简言之,就是通过把急救站建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讲急救服务带到老百姓的身边。

    全科医生是保障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过去,急诊救护能力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个短板,比如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就诊时突发脑溢血或其他急症,社区医生可能会束手无策。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开红说,理想的急救体系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社区急救;二是院前急救;三是后续救治。真正的急救体系化应该是社区急救、院前急救、后续救治连成一站式。如果社区急诊救护能力强了,就可以第一时间展开救治,为院前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

    急救社区化不等于把急救站挪到社区,更重要的是提升社区急诊救护的能力。同时在政策保障、人员编制和硬件配置等方面给以全方位支持,使得救助时间和救援半径突破物理含义,把急救真正带到老百姓身边。

    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实行一年多来,已实现社区急救站街乡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龙头、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点、15家三级医院为支撑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社区急救从业人员、急救站点、急救车的出车任务等都有了大幅增长,急救反应时间平均缩短了1分12秒,急救半径平均缩小了0.4公里。

    不仅如此,他们还研究出一套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绩效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例如,在社区卫生绩效考核中,院前急救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绩效分配上予以倾斜;将社区急救站医护人员、急救员编制纳入社区网底一体化管理;采用“定岗、定编、不定人”的轮岗机制,提高全科医生急救能力。朝阳区财政也给予急救社区化建设大力支持,仅去年一年就为急诊社区化投入2500万元,主要用于急救车辆的购买和急救设备的配置。

    目前,急救社区化刚刚起步,其发展也遇到一些难题。例如,急救资源需要实现统一的规划与格局。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急救资源紧缺,避免急救资源的非法占用和浪费。以及院前急救职能如何界定,权利如何保障等。

    对于急救社区化可能产生的医疗**,陈开红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予以规避,一方面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建设,形成入职资质审理、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实践操作、考核评估等入职培训规范化流程;另一方面,需完善区域社区——院前——院内的一体化救治体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