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概率低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概率低

2014-04-28 11:13 阅读:2545 来源:海口网 责任编辑:张子玲
[导读] 孩子出生6个月后,由母亲胎传的抵抗力就几乎没有了,为了及时给孩子补充抵抗力,疫苗接种成为增强抵抗力的有效方法。但去年底的一场“疫苗风波”,使疫苗的安全性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虽然事件已经澄清,但海口的疫苗接种率一度下降了10%.

    孩子出生6个月后,由母亲胎传的抵抗力就几乎没有了,为了及时给孩子补充抵抗力,疫苗接种成为增强抵抗力的有效方法。但去年底的一场“疫苗风波”,使疫苗的安全性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虽然事件已经澄清,但海口的疫苗接种率一度下降了10%.

    疾病给儿童留下终身残疾


    38岁的刘云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主管,3岁时因一次发烧,感染上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变形,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跑跑跳跳。“虽然现在事业有成,但身体的缺陷让自己失去很多快乐。”刘云说,“要是那时候能注射疫苗就好了。”38年前,全国还没有普及计划免疫,因各种因素限制,许多那之前出生的孩子没能抵抗住疾病的侵袭,留下终身残疾、各种后遗症,甚至死亡。

    海南省曾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高发区,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自有疫情记录以来,1956-1993年全省共报告脊灰病例50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8/10万,1985年发病725例,为最高发病年,1993年海南省脊灰病例发病数还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一变化的出现要归功于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能有效保护儿童健康


    近年来,我省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各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有效地保护了广大适龄儿童的身体健康。实施免疫规划工作,每年约保护全省近75万名7岁以下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结核、乙肝、乙脑等疾病的侵害。

    “我非常担心有家长因为消除不了质疑,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使孩子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曾雪霞担忧地说。

    比如乙肝,我国是肝炎大国,海南省也属于国内乙肝的高流行省份。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将来有一定比例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病人、肝硬化及肝癌,病人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省自2003年开始由省**每年出资购置乙肝疫苗,启动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通过10年的努力,至2013年,我省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已达到99%以上,及时接种率均已达到95%以上。在未感染病毒以前接种了乙肝疫苗的群众中,至今没有报告一例感染者,这就是疫苗实实在在的效果。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概率极低

    我省现在接种的疫苗安全吗?这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

    “合格的疫苗接种绝大多数是安全的。”曾雪霞说,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健康人群,疫苗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我国国产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曾雪霞介绍,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仅有极少部分人出现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的概率更低。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各类疫苗引起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概率为1/10万-1/100万。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最容易造成误解。近年来报道的多起疫苗事件多数是偶合事件,不属于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

    相关阅读:
    接种疫苗是把“双刃剑”该打则打
    家长应该科学对待接种后不良反应
    这些情况 儿童不宜打疫苗
    疫苗安全性不能再后知后觉
    预防接种疫苗相关知识
    乙肝疫苗 歧路踌躇
    你应该知道关于疫苗的10件事
    食药总局:疫苗安全性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