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013年10月,发表在《AmJPsychiatry》的一项双中心、平行分组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有快速抗抑郁效应,进一步支持NMDA受体调控可作为慢性严重抑郁中加速改善的新机制。
目的:**是一种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已经显示其有快速抗抑郁效应。不过既往研究中样本量较小及不恰当的对照条件使得难以得出确切结论。作者在较大样本的难治性重性抑郁的患者中评价了**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方法:本试验为一项双中心、平行分组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单次输注**与活性安慰剂对照的****进行了比较。处于重度抑郁期的难治性重度抑郁患者在双盲条件下随机以2:1(N=73)比例分配至接受静脉输注**或**。主要结局为以Montgomery-?sberg抑郁评价量表(MADRS)评价的给药后24小时抑郁程度的改变。
结果:治疗后24小时,**组MADRS评分较**组改善更为明显。对基线评分与研究中心进行校正后,**组MADRS评分较**组低7.95分(95%可信区间[CI]3.20——12.71)。24小时后**组出现应答的可能性高于**(优势比2.18,95%CI1.21——4.14),有效率分别为64%和28%.
结论:在优化的研究设计下,**显示出快速的抗抑郁效应,进一步支持以NMDA受体调控作为慢性严重抑郁中加速改善的新机制。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需要更多有关应答持续性和安全性的信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