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让胶质瘤干细胞不再“繁殖”

让胶质瘤干细胞不再“繁殖”

2011-04-28 09:43 阅读:1392 来源:健康报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我国学者和加拿大学者合作,在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溶瘤病毒通过技术改造植入“双基因”后,被注入体外培养的胶质瘤干细胞中,不仅能够溶解肿瘤细胞,而且能使胶质瘤干细胞失去“繁殖”能力,同时能分泌一种特殊的融合蛋白,抑制为肿瘤细胞

    我国学者和加拿大学者合作,在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溶瘤病毒通过技术改造植入“双基因”后,被注入体外培养的胶质瘤干细胞中,不仅能够溶解肿瘤细胞,而且能使胶质瘤干细胞失去“繁殖”能力,同时能分泌一种特殊的融合蛋白,抑制为肿瘤细胞**营养的血管生成。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知名刊物《脑研究》杂志上发表。

    脑胶质瘤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尽管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多数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18个月。使用溶瘤病毒治疗胶质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科学家曾经对溶瘤病毒中的1716、G207完成了临床Ⅰ期试验,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福生教授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外科脑研究中心William Jia教授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溶瘤病毒中插入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内皮抑素——血管生成抑素融合基因,并从20例恶性胶质瘤标本中,成功分离出4例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胶质瘤细胞。研究发现,改造后的溶瘤病毒注入肿瘤细胞后,**到一定的数量,即可溶解肿瘤细胞;感染溶瘤病毒后仍存活的胶质瘤干细胞,不再具有“繁殖”能力。同时,在肿瘤细胞溶解前48小时,肿瘤干细胞还能够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融合基因Endo-Angio蛋白,这种蛋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使肿瘤失去营养**而被“饿死”。

    刘福生认为,这种治疗方法结合了溶瘤病毒及基因治疗的双重优点,有望成为未来临床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一种新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